刘雄合三百人造像记(书法)

刘雄合三百人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幽州范阳郡涿县当陌村高伏德像生刘雄合三百人造像》。亦称《高伏德等三百人造像记》。北魏景明四年(503)四月刻。正书。十七行,行二十四字。原在河北涿县西城门洞,民国九年(1920)袁励杰移置县署,后曹锟移保定光园,今不知所在。《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造像文字古拙、雄强、朴茂,意态上尽显阳刚之美,其形式自由多变。《刘雄合三百人造像记》文字,在这些方面属于较突出者。风格上,带有浓重的隷书特徵,如“癸”、“州”的取势,“阳”的偏旁,“材”的竪笔,都使其书风具有多变性和古拙意味。笔法上的丰富多彩,表明刻製时工匠对笔意的理解。如“在”的中竪起笔,蓄势而下,“癸”的左右撇,波发而出,“朔”的“月”部横笔,用圆转法,无重按过程,竪下方的加粗使之坚挺沉雄。“郡”的偏旁,亦用转法,筋力突出。虽方笔点画刀意可见,却无做作之嫌。相同笔画,线型很少雷同,于遒拙之中尽见变化。通篇字轻重的把握,尤爲自然,轻巧者不失凝整,浑厚者不失灵动,字形的不统一及其变通,增加了整体的浑成效果。

为您推荐

弔比干文(书法)

弔比干文(书法):【简介】: 全称《孝文皇帝弔比干墓文》。北魏,无年月。考爲太和十八年(494)十一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七尺七寸,广四尺一寸。”额篆书:“皇帝弔殷比干文”四行,行二字。文正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六..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书法)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书法):【简介】: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写于白麻纸上的佛经。现存共七行,行十五字。12×26.7cm。一九四四年在敦煌莫高窟前土地庙出土,现藏敦煌研究院。刊于《敦煌遗书书法选》。..

始平公造像记(书法)

始平公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慧成爲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记》。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九月刻。阳文正书。十行,行二十字。75×39cm。有方界格,额阳文正书“始平公像一区”二行,行三字。后署“孟广达文,朱义章..

元弼墓誌(书法)

司马金龙墓漆画题字(书法)

司马金龙墓漆画题字(书法):【简介】: 北魏太和八年(484)书。正书。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村。 【赏析】: 此题字结体扁平,体势横向伸张。线条遒逸潇洒,起笔及运笔转折处多顿挫成方笔,方劲有力。整体章法上随形结体,聚散有致,..

法宗造像记(书法)

法宗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邑师法宗造像》。北魏太和七年(483)八月刻。正书。二十五行,行十四至十六字不等。首行是“邑师法宗”四字。另有三行,一行五字,余行各六字,字略大。《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龚云美造像记(书法)

龚云美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太和二年(478)九月刻。正书。三面刻,共二十四行,行三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魏《龚云美造像记》,是一件艺术性很高的作品,汉隷风骨尙存。此书极爲平和、宁静,天分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