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碑(书法)

袁博碑(书法):

【简介】:

又称《汉甘陵相尙府君碑》,无年月。据王国维考当在东汉末。民国十一年(1922)在河南偃师出土。现在偃师县文化馆。石被断作墓门。三截仅存其前二截。隷书。第一截存五行,行三十字;第二截存六行,行三十字。额篆书二行八字“□甘陵相尙□□府君之碑”。有翻刻本。西冷印社等有影印本。《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赏析】:

乍看此碑刻书法,我们的视线很易被它的淸秀和流美所吸引,如同欣赏《曹全碑》和《乙瑛碑》。因而将它归入汉隷碑刻中的流丽秀润一类当不足爲怪。

作爲典型的隷书碑刻,《袁博碑》的书写者和刻工的技艺高超,应得到后人首肯。其书法舒展自如,结构优美,飘逸风流,汉代隷书的特点在此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说《曹全碑》将秀润流丽一类的隷书推向顶点的话,那么伴随它的将是隽秀有余而雄健不足。旣属同类,此碑也似有上述之嫌。然而对于后学者来说,它留给人们的风格余地较《曹全碑》更大些。它的字裏行间时或劲挺。値得一提的是,对波磔的处理旣精到又不雷同,轻重缓急,横波竪挑,独具特色。我们可以从附图中第二行的几个波磔的变化体会到古人的匠心。

汉隷诸风格中,流美一派的书法虽有典雅秀丽的一面,但它在汉代已达到全盛的境界。唐代隷书步此后尘而无新变,因而不能望其项背,故此,自近代开始人们更偏爱古厚、雄劲、怪异一路的汉隷书法,因爲这类汉隷更能啓发人们的创作思维。但流美一路的书法碑刻如《袁博碑》,在欣赏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价値所在。

为您推荐

赵菿残碑(书法)

赵菿残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郞中赵菿残碑》。年月泐。一九三七年在河南南阳城东李相公庄出土。现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隷书。存上截十七行,行存四至七字。共九十二字,额篆书二行八字“汉故郞中赵君之碑”。..

朝侯小子残碑(书法)

朝侯小子残碑(书法):【简介】: 又名《小子残碑》,无年月。隷书。碑阳存十五行,行十五字;碑阴存十字。淸宣统三年(1911)在陕西长安出土。曾归建德周进。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辑入。北京燕山出版社有..

建安六年残碑(书法)

建安六年残碑(书法):【简介】: 又名《吹角坝摩崖》、《严季男刻石》。东汉建安六年(201)刻。隷书。八行,行八至十二字不等。石原在四川綦江,后被遵义郑氏移嵌贵州吹角坝崖壁。漫漶较甚。 【赏析】: 时人论及隷书动辄便是..

平山君碑(书法)

冠军帖(书法)

冠军帖(书法):【简介】: 汉·张芝书。刻本,草书。凡六行,三十二字。刊于宋《淳化阁帖》。【赏析】: 张芝爲草圣,《冠军帖》可谓草书之“冠军”。刘熙载云:“文得元气便厚。”展开《冠军帖》,不管是初读,还是再读,或者熟读,勃然..

赵圉令碑(书法)

赵圉令碑(书法):【简介】: 东汉初平元年(190)十二月二十八日立。隷书。十三行,行十九字,额隷书二行八字“汉故圉令赵君之碑”。碑原在河南南阳,久佚。传世原石搨本少。有淸黄易藏旧搨本。有翻刻本。【集评】: 明王世贞跋此..

尹宙碑(书法)

尹宙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四月立。元皇庆元年(1312)河南鄢陵县达鲁花赤阿八赤在洧川(今长葛县)发现此碑,移置鄢陵孔庙。未久即没入土中。明万历年间(1573—1619)石复出,重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