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显庆三年(658)九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九字。42×41cm。有方界格。曾归张钫千唐誌斋。北京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斋藏誌》。
【赏析】:
这件墓誌的刻手似不够好,不少笔画显然让其刻走了样,而且前半部与后半部不够统一。
但是,这样的刻法意外的收获是使这方墓誌有一种拙趣,致使与六朝墓誌相似。有些字的结体似不经意,如倒数第六行的“大限”、倒数第七行的“虚舟”等字,细细品味,古朴淳雅,还是有魏晋遗意,可见,书者身手并不粗俗。
【简介】:
唐显庆三年(658)九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九字。42×41cm。有方界格。曾归张钫千唐誌斋。北京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斋藏誌》。
【赏析】:
这件墓誌的刻手似不够好,不少笔画显然让其刻走了样,而且前半部与后半部不够统一。
但是,这样的刻法意外的收获是使这方墓誌有一种拙趣,致使与六朝墓誌相似。有些字的结体似不经意,如倒数第六行的“大限”、倒数第七行的“虚舟”等字,细细品味,古朴淳雅,还是有魏晋遗意,可见,书者身手并不粗俗。
许国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处士许君墓誌铭》。唐乾封三年(668)三月十日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三字。73.3×73.3cm。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出土。一九三二年春归李根源。李希泌辑入《曲石精庐藏唐墓誌》。 【..
侯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朝散郞骑都尉行太常寺永原陵令侯君墓誌铭并序》。唐显庆六年(661)二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56×54cm。曾归张钫千唐誌斋,文物出版社辑入《千唐誌斋藏誌》。 【赏析】:..
明徵君碑(书法):【简介】: 全称《摄山栖霞寺明徵君之碑》。唐上元三年(676)四月立。高宗李治撰,高正臣书,王知敬篆额。行书。三十三行,行七十四字。据《金石萃编》:“碑高丈一尺一寸八分,宽五尺。”在江苏南京栖霞山栖霞寺..
周护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上柱国嘉川襄公周君碑》。唐显庆三年(658)立。许敬宗撰文,王行满书。楷书。二十六行,行八十四字。碑身中断。现存完整和较淸晰者二千一百多字。额篆书三行,行五字..
韩夫人解摩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武昌监丞韩行故夫人解氏墓誌》。唐显庆五年(660)七月十六日刻。43.3×43.3cm。正书。十五行,行十五字。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出土。一九三二年春归李根源。李希泌辑入《曲石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