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斯枢砖誌(书法)

斛斯枢砖誌(书法):

【简介】:

隋大业七年(611)四月刻。砖质。正书。六行,行七字。25.5×21.8cm。河南洛阳出土。曾归三原于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半开。”

看了《斛斯枢砖誌》,欣喜之余,不觉有何其跚跚来迟之感。它的宽厚、质朴、稚拙、不拘绳墨,理应是魏、晋或北朝前期的作品,然而它确实是隋大业七年的产儿,是保持着前代艺术的童心。看来书家只要保持纯眞的童心,不故作高深,不炫耀玩弄技巧,他们就不仅能够通于古,也可以通于今,通于未来。这大槪是儿童的审美意识还未受到世俗的汚染,因而也大体相同或者相近之故吧。

也不是无缘无故想到桃花。

暮春三月,平原的桃树,早已绿满枝头。太行山麓小鎭的淸晨,阳光熹微,窗外倏然红霞照眼,开窗一望,嗬!好大的桃花!几株赤铜色的桃树,枝梢全都剪去,留下的枝,粗短而秃,很像山区农家的小孩子,稚气、健壮、朴赏。花不多而特大,直径在一寸半以上,是生平仅见的最大桃花。花瓣柔而厚,颜色比平原的浓艳数倍。奇怪的是没有一星点儿叶芽儿,所以没有一点绿。看,这和《斛斯枢砖誌》在神情意态上何其相似乃尔。

有那么些时髦的理论家,连篇累牍地,动辄几千言、几万言地论证书法是抽象艺术,好像凡是艺术,除了抽象、具象什么的,就没有别的了。他们忘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爲什么除了汉字及其派生的文字外,其他文字都不能成爲中国式的书法?特殊的文字,特殊的笔墨造成的韵味,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文化心理结构等等,形成了以意爲象的书法艺术,爲什么硬要把“抽象”作爲紧箍咒扣在它的头上以区别于“具象”呢?

为您推荐

白仵贵墓誌并盖(书法)

白仵贵墓誌并盖(书法):【简介】: 全称《隋故韩城县令白府君墓誌铭并序》。隋大业十一年(615)二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43.6×47cm。盖阳文篆书“隋故北川县令韩城县令白府君墓誌铭”四行十六字。一九二九年河..

宫人典綵六品朱氏墓誌(书法)

宫人典綵六品朱氏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隋宫人典綵六品朱氏墓誌铭》。隋大业六年(610)十二月刻。正书。十四行,行十五字。41×41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西后洞村出土。曾归三原于氏。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

程谐曁妻石氏墓誌(书法)

程谐曁妻石氏墓誌(书法):【简介】: 隋大业十一年(615)十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44×43.6cm。盖阳文篆书“故端氏县令前司马铭”三行九字。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城北出土。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

严元贵墓誌并盖(书法)

苏顺曁妻蘧氏等墓誌(书法)

苏顺曁妻蘧氏等墓誌(书法):【简介】: 隋大业四年(608)二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八、十九字不等。42.3×42.8cm。淸嘉、道年间山西长子出土。曾归县人苏元璐,后移置东天寺壁间。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

刘德墓誌(书法)

刘德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隋金紫光禄大夫梁郡太守刘府君墓誌铭》。隋大业八年(612)正月刻。正书。二十七行,行二十八字。54.8×54.8cm。一九二九年河南洛阳城北出土,曾归三原于氏。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

宫人司仗郭氏六品墓誌(书法)

宫人司仗郭氏六品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隋宫人司仗郭氏六品墓誌》。隋大业七年(611)正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43.6×43.6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西后洞村出土。曾归三原于氏。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