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明·文徵明书。纸本。行书。凡四行,每行十五字,共五十八字。348.4×105.1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赏析】:
文徵明行书“进春朝贺诗”轴。书体姿媚,用笔舒徐稳健,笔意少纵,字至藏锋处也遒劲自如。形成字字独立,虽不连绵,但行气极爲流贯。通篇看来,他写行书的法度是谨严的,但神化不足。明人项穆评曰:“徵仲学比子昂,资甚不逮,笔气生尖,殊乏蕴致。”这就是古人所云“是以愈工而愈不及也”。此其师古而泥于古反不得其法的例证。
【简介】:
明·文徵明书。纸本。行书。凡四行,每行十五字,共五十八字。348.4×105.1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赏析】:
文徵明行书“进春朝贺诗”轴。书体姿媚,用笔舒徐稳健,笔意少纵,字至藏锋处也遒劲自如。形成字字独立,虽不连绵,但行气极爲流贯。通篇看来,他写行书的法度是谨严的,但神化不足。明人项穆评曰:“徵仲学比子昂,资甚不逮,笔气生尖,殊乏蕴致。”这就是古人所云“是以愈工而愈不及也”。此其师古而泥于古反不得其法的例证。
答陈汝玉书(书法):【简介】: 明·文徵明书。纸本。行书。凡十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刊于《书法自学丛帖》(行草下)。 【赏析】: 明代商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江浙一带很快成爲中国文化的重鎭。一些风流才子们也找到了他们..
家书(书法):【简介】: 明·王守仁书于嘉靖六年(1527)。纸本。草书。竪26.5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这一家书,是王守仁临终前一年所作。笔意劲拔有力,自然成趣,可谓人书俱老。此幅作品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
致余山大人尺牍(书法):【简介】: 明·唐寅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十二行。22.6×26.5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二)。 【赏析】: 这件..
寿虞山诗轴(书法):【简介】: 明·文徵明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绢本。行书。195×98.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 【赏析】: 据说文徵明天资并不高,但他笃学不倦,又与祝允明、唐寅等大才子砥砺切磋..
石湖烟水诗卷(书法):【简介】: 明·文徵明书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纸本。行书。29.8×894.2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赏析】: 被誉爲长寿书家的文徵明,对写字的态度极端认眞,以其谨严的法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