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应眞跋语(书法)

十六应眞跋语(书法):

【简介】:

元·沈复书。纸本。行书。凡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一十三字。25.1×50.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赏析】:

《行书十六应眞跋语》是沈复中晚年的一帧作品。通篇用笔丰实沉着,结字秀润丰腴,布局安稳流畅,很少有刻意做作的地方。古人作书向来强调文质相参,但从这帧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是质胜于文,即本色的成份多,修饰的成分少,可谓“淸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帧作品除了用笔自然之外,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严格按照孙过庭《书谱》所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凖”这一审美要求来安排通篇的布局。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云:“凡作字者,首写一字,其气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从这帧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上述“管领”之法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例如首行一个“夫”字,沉稳落笔,洒脱自然,接下去每个字的各种笔画及其艺术调配,都是第一字的用笔形式、意趣、规格的延续和生发。如“夫”字第一横起笔方整有力,转折处顿挫分明,下面的字,笔画基本上也都是第一横形态的继续。不仅如此,首行一点的“一”,还包括了开头几笔的不同特徵。如“夫水不能漂”五字,就是有机地综合了粗密、细疏两种不同的线条。以下各行的笔画基本上就是这两种线条的交替、变化和发展。由于这两种线条在全篇中的起伏流动,因此表现在作品中就成了“异形而同处,殊态而一体”的艺术效果。再加上其它特徵的作用,使得这帧作品充分显示出气宇融和,风度优雅的神态,因而倍受人们靑睐。

为您推荐

李祁(书法)

李祁(书法):【小传】: 元茶陵(今湖南茶陵)人,生卒年不详。字一初,号希蘧,又号危行翁。元统初登进士第一。爲浙江儒学副提举,改婺州同知,以母忧归隐永新山中。后爲乱兵所伤而卒。卒时七十余岁。着有《云阳先生集》十卷。《新..

公讌诗条幅(书法)

公讌诗条幅(书法):【简介】: 明·宋克书。纸本。草书。五言诗一首。凡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零九字。111.7×32.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十)。 【赏析】: 明初..

题静学斋诗帖(书法)

题静学斋诗帖(书法):【简介】: 元·文信书。纸本。行书。高26.5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 【赏析】: 元朝人的书法已经开了孤峭奇僻的一路。在符合正统规範的字裏行间,会冷不丁地冒出不协调的形..

王安石楞严经跋(书法)

赠僧幻住诗帖(书法)

赠僧幻住诗帖(书法):【简介】: 元·饶介书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纸本。行草书。26.3×109.1cm。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赏析】: 从此幅作品中,不难看出前人的踪..

王蒙(书法)

王蒙(书法):【小传】: 元武宗至大元年—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08—1385)。字叔明,一作叔铭,号黄鹤山樵,又署黄鹤山人,黄鹤樵者,黄鹤山中樵者。又号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之外孙。强记力学。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

致九成隐君尺牍(书法)

致九成隐君尺牍(书法):【简介】: 元·宣昭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三十八字。29×44.5cm。此幅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