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上卿墓誌铭(书法)

周上卿墓誌铭(书法):

【简介】:

元·杨维贞书。纸本。小楷。25.9×86.2cm。后有倪瓒跋及汪中、周天球等观款。《秘殿珠林三编》着录。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辽宁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杨维桢善行、草书,《周上卿墓誌铭》爲杨书小楷精品,愈见难得。据说,其父爲促其成才,曾筑读书楼于铁崖山中,故自号铁崖。诗学唐代李贺,其古乐府诗多以史事和神话爲题材,纵横奇诡,时称“铁崖体”。晚年逢元末兵乱,遂浪迹浙西山水,后有人以“文妖”称之。其行、草书,“矫杰横发,称其爲人”,粗服乱头,亦颇见刚健跌宕之气,所谓“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似与其诗文相颉颃。此墓誌铭,不唯风貌与其行、草书异其趣,书写端整,使转纵横,几无滞思,简直判若两人。

从《周上卿墓誌铭》的笔法、结字看,未出晋唐小楷之畦町,似刻意蹑步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不过,在元人楷书中比较,杨书意态閑雅,方折含蓄,势欲于赵孟頫圆活婉丽之外另出新意,是有一定价値的。

杨维桢生活于兵燹丧乱、帝祚变更之时。与其说他的行、草书“点划狼藉,有乱世气”,莫如说是反映出动乱时代名士式的狂惑。而杨之楷书墓誌铭,虽有墓誌文内容使之然,但也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一种于狂惑中追求旷逸自适的心境。

为您推荐

张翥(书法)

张翥(书法):【小传】: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受业于江东大儒李存先生。于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继从仇远学诗。尽得其音律之奥,遂以诗文名重一时..

离骚卷(书法)

离骚卷(书法):【简介】: 元·吴叡书于元统二年(1334)。隷书。纸本。28.2×223.3cm。《麓云楼书画记》着录。上海博物院藏。刊于《上海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一),日本《中国书道全集》。【赏析】: 元代书坛迷漫着复古风..

杨维桢(书法)

杨维桢(书法):【小传】: 元成宗元贞二年—明太祖洪武三年(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亦号铁留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泰定四年进士。署天台尹。升江西儒学提举。罢去。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据吴,累招不屈。平生气..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跋(书法)

秋夜感怀诗卷(书法)

秋夜感怀诗卷(书法):【简介】: 元·康里巎巎书于至正四年(1344)。纸本。草书。29×82.2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七)。 【赏析】: 康里巎巎爲生活在元代中后期的少数民族书家,曾受其父亲不忽木和哥哥康里回回影响,以书..

朱德润(书法)

朱德润(书法):【小传】: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元顺帝至正三十五年(1294—1365)。字泽民,睢阳(今河南商邱)人。着籍吴郡,徙昆山。因赵孟頫荐爲鎭东儒学提举。工诗、书、画。诗师李靑莲,山水学郭熙,在黄、王、倪、吴四家之外..

吴叡(书法)

吴叡(书法):【小传】: 元成宗大德二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杭州人。吾邱衍弟子。少好学,工翰墨,于小篆、古隷尤精。凡历代古文款识制度,无不考究,得其要妙。下笔初若不经意,然动合规矩。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