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之足下尺牍(书法)

致一之足下尺牍(书法):

【简介】:

元·赵孟頫书。纸本。行草书。凡六行,共三十二字,21.7×22.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赏析】:

作爲中国书法史上的中兴人物,赵孟頫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极爲深远的。他的书法,渊源晋唐,用笔圆转流美,在书体上兼容并蓄,自创一格,堪称书法艺术的奇才。尤其是他的楷书和行草书,遒媚劲健,飘逸飞动一直爲后人所称道。此尺牍信笔而成,上下属连,气韵贯通;起笔收笔,微妙爽利,潇洒超逸,意趣盎然。旣有二王遗风,又有风神新韵。一般说来,尺牍是书家自然心态最好的表露。观此尺牍,虽率意但字字规矩,字数不多却富于变化,墨的浓淡、笔画的粗细都极有韵味。前两行,不论用笔结字,非常认眞,也写得较慢,而愈往后,其书写的速度就越快,以至最后几乎是一笔所书。这是很符合人们的书写习惯的。“待春暖则可也”和最后落款的连绵书,联丝萦带,婀娜多姿,显示了书家横溢的才气和超人的功力。观此书迹,揣其心境,想必书家其时定是悠然自得。尽管自谦“天寒墨冻,难于作书”,然而在其笔下,照样笔走龙蛇,神采飞扬。这件尺牍至少还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向赵松雪求字的人很多,二是赵在创作时,是很讲究书写时的心情和环境与创作主体的和谐的。

为您推荐

王庭筠(书法)

王庭筠(书法):【小传】: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宋宁宗嘉泰二年(1151—1202,一作1152—1202或1156—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山人,又号黄华老子。金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米芾甥。大定十六年进士,除恩州府军事判官。明昌元年召..

致中峰和上吾师尺牍(书法)

致中峰和上吾师尺牍(书法):【简介】: 元·赵孟頫书于大德八年(1304)。纸本。行书。竪27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在书法史中,王羲之是一位集大成者。又经智永、怀仁、唐太宗等人的极力推崇,后来学人莫不..

蔡珪(书法)

蔡珪(书法):【小传】: 生年不详,卒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字正甫。金眞定(今河北正定)人。松年子。天德进士,不求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官至翰林修撰同知制诰,终潍州刺史。精于小学,识古今奇字。着有《补正水经》..

致子敬敎授尺牍(书法)

赠吾三十九兄大人团扁(书法)

赠吾三十九兄大人团扁(书法):【简介】: 淸·赵之谦书。纸本。楷书。凡八行,共二十九字。刊于《悲庵賸墨》(五)。 【赏析】: 以流美取胜的赵之谦,在这帧团扇作品中再次显示了他强烈的个性和驾驭纯熟的表现技巧。 如同从关西..

贺浩斋得子诗(书法)

贺浩斋得子诗(书法):【简介】: 宋·钱舜选书。纸本。行楷。凡十一行,共七十七字。29.8×48.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赏析】: 钱舜选爲宋末高士,此墨迹爲其贺人..

水经注汶水条屏(书法)

水经注汶水条屏(书法):【简介】: 淸·杨守敬书。纸本。行书。105×25.8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赏析】: 淸代晚期,碑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臻成熟,碑学派书法家们总能在不背离碑学风範的情况下广泛借鑒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