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七绝诗轴(书法)

草书七绝诗轴(书法):

【简介】:

淸·陈奕禧书于1707年。纸本。草书。七绝诗一首。凡三行,共四十字。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赏析】:

此件草书诗轴写于陈奕禧逝世前的二年,即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仲冬。作品笔势优雅劲健,气脉连贯,一气呵成。整章结构呈纵势,行距较宽,字虽无纵横驰骋大起大落,但也开合自如,深得晋人草书神理。我们知道,晋人草书遒丽天成,“婉若银鈎,骠若惊鸾”。陈氏所书用笔尤能体现这种精神。运笔转折处锋毫变换自然,引带处如蚕吐丝,生气不断,特见风神。如“有之”、“独是”、“得似”、“何思”等字,发之自然,转带或如彩绸飘然,或似山泉淙淙。眞情率意流注于笔下,使全章内涵洒脱,意态天眞。加上其换锋不露痕迹,故精神贯注,有独特的媚态。结字也沉着中见飞动,朴质中含隽美。如“先”字,上部撇横竪三笔联在一起似两个平行的侧切撇,紧接着下边又一个露锋极细的外撇,右捺呈三角形,与左撇支撑起全字的平衡与重量,险劲中寓于—种潇洒。“朝”字,起笔一撇抢锋逆入,然后平铺用力,全以藏锋运之,字上部略使密紧,下部开张。其它的字也都奇险中存有平和之气,妩媚裏出以刚健之骨,附以线条的浓淡、乾湿、粗细的变化,构成了具有音乐般诱人的旋律。纵观其书也正如读其诗,意味甘醇,俊逸秀雅,令人有不尽的回味。

为您推荐

祝寿诗轴(书法)

祝寿诗轴(书法):【简介】: 淸·汪士鋐书。五言律诗一首。凡五行,共五十二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赏析】: 老杜有诗云:“书贵瘦硬方通神”。然而,汪书更动人处却在于瘦硬之外又血肉丰满,因而使挺拔的线条又富有..

宰江岸上少憩诗扇面(书法)

宰江岸上少憩诗扇面(书法):【简介】: 淸·许友书。金笺本。行草书。纵16.5cm。凡十四行,共五十二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扇面书法艺术行楷书较多见,相比之下行草较少见。许友的行草扇面书艺,完全是..

临苏轼帖(书法)

临苏轼帖(书法):【简介】: 淸·弘曆书。纸本。行书。凡四行,共六十三字。99.7×32.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十)。 【集评】: 《霋岳楼笔谈》:“高宗席父祖之余烈,天下晏安,因得栖情翰墨,纵意..

杜甫北征乐府卷(书法)

米汉雯(书法)

米汉雯(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顺治康熙时书法家。字紫来,号秀巖。顺天宛平人。米万锺之孙。顺治十八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官侍讲学士。好学工诗,兼善小令,书画承其家法,时呼“小米,。着有《始存集》。【集评】:..

将之山庄诗轴(书法)

将之山庄诗轴(书法):【简介】: 淸·康熙帝书。纸本。行书。五言绝句诗四首。凡七行,共九十四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过程中,早在周代时就把书法列爲“六艺”之一,故得到了历代..

华嵒(书法)

华嵒(书法):【小传】: 淸康熙二十一年—乾隆二十一年(1682—1756)。字秋岳,原字德嵩,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福建上杭人。初寓杭州,后客扬州卖画,晚归西湖,卒于家。工山水、人物、花鱼、草虫,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