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子易诗书轴(书法)

致子易诗书轴(书法):

【简介】:

现代·郭沫若书。纸本。草书。凡三行,共三十四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

【赏析】: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难得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书法方面,他的这种才能的全面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对早已成爲历史,后人不易辨识的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在篆、眞、行、草各体书法的创作上也极赋造诣,其中最爲出色的是其将北碑笔法与行、草体势杂揉爲一体的成功尝试。

本件作品集中反映了郭沫若以北碑笔法驾驭草书的娴熟程度。

现代史上,除郭氏以外,另一位将碑体与草书结合得比较成功的大家是于右任。于与郭草书的共同特点是畅快。但于创立标凖草书的目的是易识性(即实用性),而郭并未考虑这一点,他挥写草书仅是爲了抒发心中的逸气,因此,前者匀称、规範;而后者错落、潇洒。郭沫若草书潇洒、遒宕的性格的产生与作者同时又是与一位大诗人的身份有关。通过这些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线条,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种诗人固有的激情,我们欣赏他的草书作品就如同在朗读着他的那篇《凤凰··槃》新诗一般—在艺术家的生命灵性贯穿下,同爲艺术品的书法与诗歌达到了高度一致。

一个艺术家的确立,需要先天灵性与后天功夫两种因素的同时作用。但这两者并不总是平衡的。在郭沫若那裏,前者在书法中所佔的比重明显高于后者,因而,我们在欣赏本件作品时,旣爲它那种诗性气质所打动,又不无遗憾—我们不能不爲郭氏的某些作品草书缺乏一种更爲深沉的内聚力而遗憾。

为您推荐

陶行知(书法)

陶行知(书法):【小传】: (1891—1946)原名文濬,改名知行,又改爲行知。安徽歙县人。敎育家。金陵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从实用主义敎育家杜威学习。回国后,任南京高师敎务主任、中华敎育改进社总干事等。曾发表《鄕村敎育宣言..

赠公纯先生联(书法)

赠公纯先生联(书法):【简介】: 现代·吴湖帆书。纸本。行书。七言联。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七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此幅行书联,平和而有生气,字体大小相近,但不呆板。行笔多力丰筋,有骨有肉,潇洒中见老辣..

张默君(书法)

张默君(书法):【小传】: (1894—1975)原名昭汉,号白云巢主,西名莎非亚。湖南湘鄕人,邵元冲妻,南社社员。靑年时组织女界协赞会支持北伐革命,颇受孙中山赞许。年二十余又办神州大学,自任首任校长。1918年赴欧美考察敎育,旋入哥..

百粤千山联(书法)

吴湖帆(书法)

吴湖帆(书法):【小传】: (1894—1968)名倩,本名万,字湖帆,以字行;号丑簃,翼燕;别暑倩庵。齐名梅景书屋。江苏吴县人。吴大徵文孙。幼承家学,收藏丰富,鼎彝书画,琳琅满目,发藻导原,充溢腹笥。举凡金石款识,书画谱录,勾稽抉摘,无不烂熟..

致何香凝信札(书法)

致何香凝信札(书法):【简介】: 现代·毛泽东书。纸本。行书。凡二十三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毛泽东的狂草气呑江海,气象万千,笔下创造了独特的充满阳刚之美的艺术形象,早已爲书界称道。可贵的是,他不恪守..

赠伯祥道兄轴(书法)

赠伯祥道兄轴(书法):【简介】: 现代·郭绍虞书。纸本。行书。凡七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郭绍虞是现代着名的学者,精通文学和书法。丰富的学识与修养,使他的书法自然而然带有一种书卷气。没有矫揉造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