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诗稿札(书法)

游峨眉诗稿札(书法):

【简介】:

现代·刘孟伉书。纸本笺。行书。信札并诗。凡十二幅。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第一期。

【赏析】:

他以雄畅的气韵爲脉络,使大小相悬,势态多变的结字上下相贯、前后呼应,构成朴茂的章法。点画的刚劲洒脱,纤秾相发,结构的聚散自如而多宏中肆外,行间的错落参差,又使他的章法茂密而不困闷,具有朗透之致。正因爲这章法的妙造是以流贯的气韵爲机栝的,因此它随手变化,略无定式,而皆节奏鲜明,意连势全,浑成自然,毫无安排的痕迹。

自书《游峨眉诗稿》则是他晚年的力作。我们先看张秀熟对此稿的后记:“忆某年,余与程子健数人游峨眉,闻孟伉于是晨与一僧人上山,将登金顶,观圣灯、云海之盛。衆无不骇然,旣壮其志,欣其遇,而嗟叹其一瘦骨崚嶒老人何爲如此神旺,令人不可解也”。游峨眉归成都,孟伉即爲其子刘一甫书成此稿。其纵横劲逸,变幻胆蕩,如风云满纸:秾纤疏密,错彩交辉,如星汉流天。一派磅礴而超旷的气象!而与作者此行从大自然中摄取的美感意象及他的奇情浩气相冥合、相感应。该作小中见大,可谓“尺幅中藏万里心”,具有不寻常的审美价値。

一览刘孟伉行草荟萃,使人有百态横生,目不暇接之感。这充分表现出他深广的修养和不凡的才力。因爲艺术的创造有个性不易,而不重複自我就更难。

当然,艺无完艺,刘孟伉的书艺也非十全十美。依笔者拙见,在他的相当一部分行草书作中,若能直中增益其曲,刚中增益其韧,外拓中增益其内擫,或可使作品内涵更丰富,从而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但是无疑,刘孟伉的书法艺术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有益的啓示。他的博操约守,一收一放的治学方法,他的人生、学养与他的书艺之间的内在联繫。

为您推荐

赠伯祥道兄轴(书法)

赠伯祥道兄轴(书法):【简介】: 现代·郭绍虞书。纸本。行书。凡七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郭绍虞是现代着名的学者,精通文学和书法。丰富的学识与修养,使他的书法自然而然带有一种书卷气。没有矫揉造作,没..

中秋风雨诗札(书法)

中秋风雨诗札(书法):【简介】: 现代·刘孟伉书。纸本,行书,五言律诗一首并记。凡七行,共九十字。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第一期。【赏析】: 刘孟伉把篆书,尤其是汉碑的用笔融入行草,出以中锋、点画刚健雄浑,意气酣足,如铁铸..

毛泽东(书法)

毛泽东(书法):【小传】: (1893—1976)原名润芝,湖南湘潭人。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书法早年受晋唐楷书和魏碑影响,..

考释古文字题跋(书法)

行书文稿(书法)

行书文稿(书法):【简介】: 近代·刘半农书于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纸本。行书。凡两页十四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二十八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下)。【赏析】: 作者在书写文稿时,当然是不会去着意于书法的精粗的,但..

郭沫若(书法)

郭沫若(书法):【小传】: (1892—1978)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等。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五四运动后与郁达夫、成仿吾..

致实甫吾兄尺牍(书法)

致实甫吾兄尺牍(书法):【简介】: 现代·刘伯承书。纸本。行书。凡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四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下)。【赏析】: 在中国历史上,以军事将领而兼具文采艺才者,代不乏人。刘伯承在现代史上是闻名中外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