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尘遗老道长六言联(书法)

赠尘遗老道长六言联(书法):

【简介】:

淸·徐三庚书于光緖元年(1875)。纸本。篆书。六言联。凡上下联,正文十二字,款二十字。132.6×31.5cm。藏于日本东京知丈印社。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

【赏析】:

淸代,爲书道中兴的时代,篆书名家辈出。特别是嘉道以后,帖学衰微,碑学大倡,人们突破了自宋、元以来效法李阳冰篆书的习尙,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秦石汉刻中去,爲篆书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得到了空前的兴盛发展。自邓石如起,直到淸末民初,其道不衰,高手辈出,徐三庚就是生活在淸代晚期的着名篆刻家、篆书书法家。

此联篆书,写得精力弥满,遒润飘逸,爲徐氏四十九岁时所书。联文:“媅文艺如耆(通嗜)欲;与古人爲朋曹。”明显地,徐氏此时的书法,尙未参入金农漆书笔意而形成他的方起方收,提笔翻折,横粗竪细的犀利秀逸的个人风格,基本上还保留着邓石如篆书“方圆互见”、“流动自然”的体势。但无论就结体或用笔看,徐书都已有所变化发展。结体“缩头展脚”,扩其疏,紧其密,有意识造成明显的疏密对比关係;全联白地宽绰,白以醒黑,黑以亮白,神情练朗。其用笔,虽还保留着小篆圆起环转的笔法,但提按、粗细变化显明,抑扬起伏,婉曲多姿,节奏感很强;同时巧妙地揉以《天发神谶碑》垂脚倒韭的笔致,加以丰润匀满的用墨,更使线条如“吴带当风”,在婉润流动中透露着劲利的风神。此联题款以北魏行楷书之,淸峻爽健,意态生动,体势横扁,与篆书正文互爲对比衬托,别生一番佳趣。

徐氏是一位篆书名家,但他的书法比他在篆刻艺术上的成就和地位稍逊一筹。而他在篆刻艺术上的成功,却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了他的那种大胆变革后的篆书的。

为您推荐

水经浍水注轴(书法)

水经浍水注轴(书法):【简介】: 淸·杨守敬书。纸本。行书。凡五行,共五十一字。130.8×64.7cm。日本东京书坛院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赏析】: 杨守敬师承潘存,而靑胜于蓝,艺过于师。所作行书中堂《水经浍水..

赠槐卿仁九兄大人六言联(书法)

赠槐卿仁九兄大人六言联(书法):【简介】: 淸·徐三庚书。纸本。篆书。六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二字,款二十二字,共三十四字。日本东京知丈印社藏。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赏析】: 徐三庚此幅篆联,掺以北魏书的笔意..

潘存(书法)

潘存(书法):【小传】: 淸咸丰、同治年间广东文昌人。字孺初。咸丰十一年举人。同治初年旅居北京,与李慈铭、陈乔森齐名。工书法,其小楷以双鈎悬腕法书写。其书写毕即弃之,墨迹少有流传。与邓承修、杨守敬滙编魏晋至隋唐碑..

赠愼初世讲兄七言集联(书法)

吴大澂(书法)

吴大澂(书法):【小传】: 淸道光十五年—光緖二十八年(1835—1902)。初名大淳,避淸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淸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

节香山庐山草堂记轴(书法)

节香山庐山草堂记轴(书法):【简介】: 淸·杨守敬书。纸本。行书。凡三行,共三十八字。刊于日本《江南游》。【赏析】: 此轴用笔多爲中锋,提按节奏分明,灵活多姿,劲健秀美,迭宕流通。时若惊蛇人草,时若春风杨柳,纵姿中见沉雄,苍劲..

赠显宜二兄八言联(书法)

赠显宜二兄八言联(书法):【简介】: 淸·黄士陵书。纸本。篆书。八言联一则。凡上下联十六字,款十三字,共十九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赏析】: 汉代篆书,字形多比较小,体形近方,笔法近隷,多变古法,宜于摹印。此幅作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