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倪元璐五言律诗轴(书法)

临倪元璐五言律诗轴(书法):

【简介】:

淸·杨守敬书于宣统二年(1910)。时年七十三岁。纸本。行书。凡五行,共六十四字。136.9×63.5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

【赏析】:

这是杨守敬临写倪元璐的五言诗轴。鸿宝之书,“新理异态”、“灵秀神妙”,尤其是在结字上有超乎常人的本领。杨守敬临其书,意在寻觅鸿宝“新”、“异”之处,吸取其灵妙之神。这幅作品,行距拉大,字距靠近,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运笔时的贯性,使之上下贯通,一气到底。用笔上加大了腕力,使线条凝重紥实,字裏行间似有《祭侄稿》的意蕴。如“只作”、“天”、“仑”、“何”等字。观杨守敬所临倪元璐书,乍看不似,但仔细把玩,又觉得鸿宝精神俱在,超逸神奇之气自在行间。

他爲后人作出了临书的榜样,那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帖爲我用,而不爲帖奴。齐白石有句名言叫:“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杨守敬学鸿宝书,看似不似实又似,如其妙哉。

为您推荐

程本立题画诗轴(书法)

程本立题画诗轴(书法):【简介】: 淸·杨守敬书于宣统二年(1910)。纸本。隷书。凡四行,共三十九字。128.1×59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四)。 【赏析】: 邻苏以行草笔力遒劲,线条坚韧古朴见称。此帧隷书入笔沉着、收锋..

篆书七言联(书法)

篆书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王懿荣书。纸本。篆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十四字,款三字,共十七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王懿荣此幅学赵之篆联,用笔畅达,线条弯曲的幅度较大,垂脚也较长,颇具姿态。落笔..

赠二楞世老兄七言联(书法)

赠二楞世老兄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王懿荣书。纸本。行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六字,共三十字。刊于《历代楹联名迹》。 【赏析】: 如果不是王懿荣在作爲药材的“龙骨”上发现甲骨文,那么“甲骨文”..

翁同龢(书法)

赠庆五世兄七言联(书法)

赠庆五世兄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潘祖荫书。纸本。行书。七言对联一则。凡上下联十四字,款八字,共二十二字。刊于《历代楹联名迹》。 【赏析】: 此行书七言对联,天骨秀成,风神自在。笔意旷达高古,拙巧互用,温润中含挺秀..

七律团扇(书法)

七律团扇(书法):【简介】: 淸·张之洞书于光緖十七年(1891)。纸本。行楷书。凡十行,共九十一字。刊于《河北第一博物院画报》(六十七)。 【赏析】: 张之洞光緖十五年(公元1889年)出任湖广总督。两年后他作爲方面大员在驻..

行楷七言联(书法)

行楷七言联(书法):【简介】: 淸·沈树镛书。纸本。楷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十四字,款五字,共十九字。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赏析】: 沈树镛此幅作品取法于唐代大家欧阳询,逋峭中寓浑穆,严整中见姿媚,深得欧书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