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印

[书法]印:

即图章,印信。

《说文解字》云:“印,执政所持信也。”清段玉裁注云:“凡有官守者皆曰执政,其所持之节信曰印。”《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注云:“玺节者,今之印章也。”《汉旧仪补遗》云:“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见诸于传世印文中,最早的有战国“上师之印”等。印章就其作用看,有信印、闲章之分;就其质地来看,有金、银、铜、玉、石、瓦、木等之别;就其形制来看,有半通、方、长方、圆、椭圆、连珠等不同;就印文看,有缪篆、小篆等相异,十分繁复多样。

为您推荐

[书法]印贵仍旧

[书法]印贵仍旧:《宋书》卷五十六云:“孔琳之为尚书左丞,建言曰:玺印者所以辨章官爵,立契符信,传国之玺,历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贵在仍旧,无取改作。今世惟尉一职独用一印,至内外群臣每迁悉改,终年刻铸,丧功消实,金铜银炭之费,不..

[书法]节耳法

[书法]节耳法:指“即”、“卭”等字中“卩”偏旁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节耳之法,须拓笔为之,可方可微圆,而不宜太长。‘即’、‘卭’之字用之。”..

[书法]用刀十三法

[书法]用刀十三法:系前人据刻印时进刀、运刀、刻刀、印质、印文等不同情况要求而提出之各种技法。许容《说篆》云:“夫用刀有十三法:正入正刀法(以中锋入石,竖刀略直,其势有奇气);单入正刀法(以一面侧入,把刀略卧,其势平,臻于..

[书法]四长二短

[书法]石蜋腹势

[书法]石蜋腹势:“永”字八法中“磔”法异势之一种。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石蜋腹者,如石蜋之长颈圆腹,且昂首奋骧也。此必得势出之,钝则俗矣。”..

[书法]印学流派

[书法]印学流派:流派,本指水的支流,引申为文艺创作及学术思想方面之派别。我国古代之玺印,自秦、汉至唐、宋,传世甚多,然并无作者之名姓。自元吾丘衍、赵孟俯始,方兴款识。明、清以还,由于石质印的应用,文人篆刻之风大盛,产生了..

[书法]石楯势

[书法]石楯势:指部首“羽”在前缀或字旁的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运笔卷第四》云:“石楯势:石楯,楯,栏也。纵者栏,横者楯,盖象形立势也。宁重毋轻,宁质毋巧。又在前缀者宜用画,字旁者宜用点,各随其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