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端墓誌(书法)

元端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仪同三司都督相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相州刺史元公墓誌铭》。

北魏建义元年(528)七月刻。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四字。70×69cm。

一九二九年河南洛阳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南北朝时期,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状态、社会风习、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之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书法艺术潮流。

“北碑”是由民间书手和刻石匠师合作创造的,其字体介于汉代分隷和魏晋眞书之间,又具有特殊的外方内圆、华美坚挺的书法造型。《元端墓誌》是诸多北碑中的一块,却又有不同于同时代其它墓誌的许多特点。它不拘于传统楷範。在精美严谨上有所减杀,而自然意趣较浓。

其用笔特徵是不抛筋露骨,善藏锋,但仍带北碑的方笔味。略观整幅墓誌碑面,其点画线条星罗棋布,恪守规範不足,野逸气颇盛;但细察每个字的结体,像是形状各异的“星辰”按一定旋律组合成不同的“星座”,姿态新奇,天眞罄露而又不失整体。

随意之中字字有则,洒脱之中笔笔精到,使书和刻得到较好的艺术统一。

只要稍加仔细观察与类比,就会发现同类字不同形者颇多。

如倒数第八行中连续出现四个“乃”字,形态各异,运用长短线条搭配,行笔方向变换,方折与圆转并用的奏刀技巧,表现了不同神采风姿。

这类极尽变化的技法,从头到尾贯穿其间,留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和啓迪。

为您推荐

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书法)

皆公寺比丘道休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孝昌二年(526)刻。正书。存题字四则。则二行,行六字。一则二行,行三字、四字。一则三行,行八字、十字、十二字。一则四行,行三、五字不等。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高一尺五..

柳昭造像记(书法)

柳昭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柳昭爲女夫刘还远亡妻车绿支造观世音像记》。东魏元象元年(538)五月刻。正书。九行,行字数不等。曾归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柳昭造像记》与《僧愍造像记》同..

吴光墓誌(书法)

吴光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熙平元年(516)八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五字。35.5×47cm。一九二六年于河南洛阳城北南石山村出土。曾归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赏析】: 北魏..

寇偘墓誌(书法)

姚元之(书法)

姚元之(书法):【小传】: 淸乾隆三十八年—咸丰二年(1773—1852)。字伯昂,号荐靑,又号竹叶亭生。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进士。官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工书善画。着有《竹叶亭杂诗稿》。。【集评】: 淸蒋宝龄《墨林今话》:“先生..

孔彪碑(书法)

孔彪碑(书法):【简介】: 全称《汉博陵太守孔彪碑》。东汉建宁四年(171)七月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一丈四寸、广三尺五寸。”隷书。碑阳十八行,行四十五字:碑阴一列十三行。额篆书“故汉博..

王诵墓誌(书法)

王诵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持中司空尙书左僕射骠骑大将军徐州刺史王公墓誌铭》。北魏建义元年(528)七月刻。正书。三十三行,行三十三字。64×63cm。一九二一年河南洛阳北陈庄出土。曾归德化李氏。上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