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印陶(书法)

战国印陶(书法):

印陶即指钤压在陶器上的印章。它分有:工匠姓名,官署,地名作坊,吉语祷词等内容,远在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彩陶鉢上就开始使用了刻划符号,商周时出现了印陶,春秋战国时期则蔚然成风。秦雍城,栎阳鲁邾国故城,以及豫、冀等地故城遗址多有出土。

“栎市”陶壶,白文,2.5×2.5cm,渭南县同家大队集。“栎”“栎市”都是栎阳市的省市。秦献公由雍城(今陕西凤翔)迁都栎阳,到秦孝公十二年才由栎阳徙都咸阳。此印“栎”字过长,“市”字方正,居左下角,右下角饰一阔边,使整个印具有稳定感。

“咸亭里絭器”陶器片,白文,2.3×3.6cm,是民营製陶作坊所产之陶器。“咸亭”指咸阳市,“里”爲作坊之居里名,“絭”爲陶工名,这便是当时具有商标性的印记,六字皆爲秦篆,匀整、方正,具有此类印陶的基本特徵。

“咸里致”陶器片,白文,2.5×3.5cm,秦都咸阳遗址採集,“咸”与“咸亭”同,指咸阳市,“里”爲陶工居里名,“致”爲陶工名,《古玺印汇》收“咸里谒”反文印一方,可证此类印爲製陶之专用印。与六字印相比,文字简约,章法舒展。“咸商里宣”陶器片,白文,1.8×2.1cm。秦都咸阳遗址出土,“咸”即“咸亭”,“商里”爲居里名,“宣”爲陶工之名,此印篆法平正,排列严谨,有秦印新頴之韵。

“咸新安盼”陶器片,朱文。1.8×1.8cm,秦都咸阳遗址滩毛村南渭河北岸採集,此印饰“田”字界格,印文爲反书,有人疑爲陶印模,以其篆书较爲规範,有小篆法度,十分精美。“栕豆”印陶合文,2×2.7cm,山东邾国故城遗址出土,此两字错落有致,法度井然,爲印陶合文中之少见者。

为您推荐

董作宾(书法)

董作宾(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号彦堂。是研究甲骨学专家“四堂”之一。(四堂即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若。)他是一位经常参加野外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专着有《新获卜辞写本》、《小屯殷虚文字甲..

向异灵区诗轴(书法)

向异灵区诗轴(书法):【简介】: 近代·邵祖平书。纸本。行书。录旧作诗三首。凡六行,共八十三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此幅行书作品字数茂多,共分六行,组成一个灰色的调子。作品中空白处很用心思。通篇字舒..

录宴淸都词轴(书法)

录宴淸都词轴(书法):【简介】: 现代·向迪琮书。纸本。行书。五行,百三十九字。词作于壬申年(1932)三月三日上巳节,书作当去其时不久。收入《民国时期书法》。【赏析】: 向迪琮这条行书轴实际上是行楷书,从中可以看出向迪琮..

赠春渠仁兄诗轴(书法)

放鹤亭诗轴(书法)

放鹤亭诗轴(书法):【简介】: 近代·郑闳达书于己巳年(1929)。纸本。行书。赠春渠先生诗一首。凡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刊于《当代名人书林》。 【赏析】: 明王世贞评颜眞卿书曰:“风稜秀出,精彩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欣..

论书札(书法)

论书札(书法):【简介】: 现代·李灏书。纸本。行书。语一则。凡六行,共四十三字。北京八方斋主藏。【赏析】: 此帖得意于谢无量,得形于阁帖款字。点画精美,意态萧散。有“细碎玲珑,金花遍地”之境界。 李灏力倡北碑,尊崇康有..

东轩诗轴(书法)

东轩诗轴(书法):【简介】: 现代·高二适书于乙酉(1945)。纸本。行书。七言律诗一首。凡六行,共六十七字。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八年第四期。【赏析】: 二适在五十岁以后的十年裏,一面溯流探源,撰写《新定急就章及考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