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掠

[书法]掠:

“永”字八法之一。

指长撇的写法。作长撇时,要求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则易犯飘荡不稳之病。具体运笔是:逆锋向左上角起笔,折笔向右下作顿,转锋向左下力行撇出,末锋飞起。

汉蔡邕《九势》云:“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晋卫夫人《笔阵图》云:“丿,陆断犀象。”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二《永字八法详说·掠势第六》云:“掠者拂掠须迅,其锋左出而欲利。又云微曲而下,笔心至卷处。

口诀云:撇过谓之掠,借于策势以轻注锋,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势旋于左。法在涩而劲,意欲畅而婉,迟留则伤于缓滞。夫侧锋左出谓之掠。

问曰:掠一名分发,今称为掠,何也?论曰:掠乃徐疾有准,手随笔遣,锋自左出,取劲险尽而为节。发则一出运用无的,故掠之精旨可守矣。夫掠之笔趣,意欲留而必劲。又孙过庭《书谱》云‘遣不常速’,明矣。

笔诀云:从策笔下左出而锋利不坠,则自然佳。”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云:“掠始作者,用肥健悠扬,而宜乎舒畅。”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云:“掠丿,点首撇尾右出微仰,如篦之掠发。”清冯武《书法正传》载《书法三昧·运用》云:“撇之祖,掠法也。柳云:掠左出而锋轻。颜云:掠仿佛以宜肥。

其法曰: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也。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撇出,则无力而瘦弱。

如‘大’、‘夫’、‘右’字之类是也。又谓之腕须直下笔而弯出之,如‘左’字用‘’,须斜硬;‘右’字用‘’,须婉转也。”冯武注云:“(永字八法)七法皆正锋,惟掠法用偏锋。”清蒋和《书法正宗·点画全图·撇法》云:“手根悬起和笔俱行,则婉转有力。若以手根着纸斜拂,有半途拨出之病。”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云:“长撇为掠者,谓用努法下引左行,而展笔如掠。后人撇端多尖颖斜拂,是当展而反敛,非掠之义,故其字飘浮无力也。”

为您推荐

[书法]疾涩

[书法]疾涩:疾,指疾势。一般宜用于啄、磔、趯等笔。然“疾”非一味简单地快速,仍须起伏行笔,急遽有力。如“磔”(波),开始一折稍短,行笔宜略快。中间一折较长,须放缓行笔。末一折,又须快行笔,近出锋处,一按即收。涩,指涩势。是使..

[书法]涩刀

[书法]涩刀:刀法之一种。篆刻入刀有欲行不行之状,谓之“涩刀”。清汪维堂《摹印秘论》云:“涩刀者,欲行不行,如生涩之状。书家谓意在笔先,此则谓之刀行意后也。夫知有神行于笔之先者,则刀自不得轻滑而潦草矣。摹古之作,此法最..

[书法]借换

[书法]借换:指作书时,将一字中左右位置互换,或上下移动,或省去某一笔画。前人亦称“东西映带”。实际上是异体俗字。书写时,必考之法帖所有,尤合于篆隶者方可从之。欧阳询《三十六法》云:“借换:如《醴泉铭》‘秘’宇就‘示’..

[书法]钲

[书法]笔法十门

[书法]笔法十门:清冯武《书法正传·纂言上》载有“笔法十门”,然除讲笔法外,尚论及结字规则等方面。其主要内容为:“一曰囓镞门:此一门亦曰书之祖也,亦曰书之命也。又云:乾坤清气。此古诸圣秘而不传者也。(冯武注云:多力多筋..

[书法]倒印激将

[书法]倒印激将:《宋史·魏仁浦传》云:干佑末,隐帝密诏李洪义令郭崇害周祖。洪义恐事不济,遣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计。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图害忠良,虽欲革心自明,奚可得也,事将奈何。今诏始下,外无知..

[书法]留刀

[书法]留刀:刀法之一种。指篆刻时,运刀需留有进一步修饰加工之余地。清许容《说篆》云:“停蓄顿挫,留后地步,与涩、迟二法略异。”清陈克恕《篆刻针度》曰:“留刀者,非迟涩之谓也。篆合几字,虚实相应,谓之章法。捉刀入石,先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