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

    巴利语 : 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又称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古代语言,现在仍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的小乘佛教的经堂语言。和同语支的梵语相比,从形态变化来看,巴利语要晚一个发展阶段。但它并不是梵语的子语;因为在巴利语中还保留了一些比梵语更古老而与吠陀语接近的形态变化。梵语中的辅音丛在巴利语中变为同位的辅音丛,辅音尾音消失。至于巴利语究竟是哪一个地区的语言或方言,语言学家还没有一致意见。古代佛教徒说它是东部摩揭陀方言,是佛祖释迦牟尼使用的语言。近代西方有一些语言学家附和此说。但是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是西部方言,此说几成定论。最近又有人主张,巴利语是摩揭陀某个地区使用的语言。
  巴利语没有专用的字母。在印度,有时使用天城体。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则使用当地流行的字母。现在国际上一般使用加符号的拉丁字母。元音分简单元音和二合元音;辅音分喉音、腭音、顶音、齿音、唇音、流音、半元音、咝音、气音。名词有性(阳性、阴性、中性)、数(单数、双数──消失中、复数)、格(体格、业格、具格、为格、属格、依格、呼格)的变化。动词变位包括数(单数、双数、复数);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时间(现在时、未完成时、完成时、不定过去时、将来时、假定时);语态有主动、中间(消失中)、被动;语气(陈述式、虚拟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过去时的虚拟语气); 语尾(原始的、派生的)。
  巴利文献主要有小乘佛教上座部的经典,通常称为巴利文三藏。藏外还有一些经典,比如《那先比丘经》等。此外,对佛典的注释也非常重要。历史著作有《大史》、《岛史》等。

为您推荐

巴尔-希列尔,Y.

巴尔-希列尔,Y. : 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犹太人,1915年出生于维也纳。1938年在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1949~1958年在希伯莱大学任研究员,50年代前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学..

半齿音

半齿音 : 见等韵。 ..

爱沙尼亚语

爱沙尼亚语 : 爱沙尼亚人的民族语言。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语支。使用人口约 100万。除分布于苏联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在列宁格勒、普斯科夫、鄂木斯克等州以及拉脱维亚等地也有使用者..

阿眉斯语

《比雅》

《比雅》 : 分别解释意义相类语词的书。清代洪亮吉编。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举乾隆进士,督贵州学政。嘉庆时上书论事,语过激烈,减死,改戍伊犁,后..

巴利,C.

巴利,C. : 瑞士语言学家。1865年2月4日生于日内瓦,1947年4月10日卒于同地。巴利是由F.de索绪尔创始的日内瓦学派第一代中最有影响的人。索绪尔遗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就是他和A.塞什艾两人根据一些学生的听课笔..

班图诸语言

班图诸语言 : 非洲赤道以南广大地域内约150 种语言的统称。使用者称为班图人,总人口在 1亿左右。但实际上,他们之中在人种和文化上很不一致。随着班图诸语言逐渐为语言学者所了解,人们提出了"班图语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