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假说

    互动假说 :

这一假说由美国学者M.隆格于1981年提出。互动指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二语交际活动,例如,学习者同本族语者之间的二语交谈,与教师或同学之间的二语交谈等。

互动假说认为,互动是二语习得不可或缺的条件,能够促进二语习得和二语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互动过程中的意义协商、形式协商、话语调整、反馈等互动形式,可以使学习者有如下收益:①更好地理解输入。②增强注意。③获得额外的输入。④有更多输出机会。

互动假说认可输入假说的合理性,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在二语习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互动假说进一步提出,互动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输入,尤其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那些难以理解的输入。在互动过程中,当交际对象发现学习者不理解其话语时,可通过意义协商和话语调整的方式,比如减慢说话速度、改变用词、简化结构等,增加可理解度,从而提高输入的效果,带来习得的发生。

互动还可以使学习者注意到在非互动条件下注意不到的东西,从而对二语习得产生积极影响。在互动过程中,当学习者不理解交际对象的话语时,很可能会使他们注意不理解或不熟悉的词语或结构,并注意交际对象对这些词语或结构的解释,从而理解它们的意义。此外,当交际对象发现学习者的话语中存在错误时,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提示学习者,使学习者注意到正确形式与错误形式的区别。互动假说认为,这些提示有助于学习者注意到输入中特定的语言形式或特征,为他们进一步认知和加工这些形式与特征提供良好的机会。

互动还有助于为学习者提供额外的输入和输出的机会。由于互动过程中存在交流不畅的情况,有时候是学习者不理解交际对象的话语,有时候是交际对象不理解学习者的话语。前一种情况需要交际对象产出更多的话语,帮助学习者理解,这使学习者得到了额外的输入。后一种情况不但需要交际对象提出澄清请求,而且需要学习者产出更多的话语,帮助交际对象理解。

为您推荐

《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 : 清代王念孙著。正编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等9种古籍作校勘、训释,并附《汉隶拾遗》一种。自嘉庆十七年(1812)开始陆..

创造性建构假说

创造性建构假说 : 这种理论认为,二语习得的总体过程与一语习得相同,都是一个创造性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从语言环境中接触到的语言输入,而是像一语学习那样,从输入中发现语言..

第二语言语言能力

第二语言语言能力 : 语言能力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自美国学者N.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的区分之后,这一概念便成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最基本概念之一。 二语语言能力是一个..

第二语言知识

第二语言水平

第二语言水平 : 第二语言(简称二语)水平是一个从零水平到本族语式水平的一个连续体。学习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二语水平。人们通常采用水平考试的方式进行测量。 ..

第二语言学能

第二语言学能 : 为一种可以提高二语学习速度、使二语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的能力,包括4个组成方面:语音编码能力、语法敏感性、机械学习能力、语言归纳学习能力。语音编码能力指学习者不但能够识别二语的语..

第二语言学术能力

第二语言学术能力 : 二语学术能力是二语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的是与相关学科或者相关领域有关的那部分二语知识与技能,尤其是专业词汇知识与专业文本的语篇结构知识,例如计算机专业二语词汇和文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