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

例如汉代毛亨的《毛诗故训传》。

对古书原文进行解释的,最早称为“传”,到东汉时,经学大师郑玄遍注“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才开始称“注”。

先秦即有传的形式,最有名的是《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据《汉书·艺文志》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孔子删订《春秋》时,与左丘明参考鲁国的史记,据行事,论人道,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明聘以正礼乐,其中有所褒讳贬损,不可写明,乃口授弟子。而弟子们后来其说不一。左丘明唯恐孔门各安其意,以失其实,故讨论本事而作传,证明夫子不凭空臆断,故作《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是齐国的公羊高受传于子夏,再传其子,子孙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由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与齐人胡母生合写成书。《春秋穀梁传》至何时何人始著为书,史记不详,据《汉书·艺文志》注,只知始承传者是鲁国的穀梁子。穀梁为复姓,此人名谁,至今没有定论。颜师古注说名喜,桓谭《新论》以为名赤,王充《论衡》以为名置,阮孝绪《七录》以为名俶。四名何者为是,难以考证。其他经亦有传,如六经之首的《周易》也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彖》(分上下)、《象》(分上下)、《文言》、《系辞》(分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10篇,故称“十翼”。《尚书》有孔安国传,原本失传,今所见者,系伪作,故称“伪孔传”。所以,为古书作注,其实在汉代以前就开始了。两汉只不过把传注事业推向高潮,经学笺注由此盛行,形成了汉代朴学传统。

为您推荐

词库

词库 : 词库中的项目都是语言中意义不可预测的成分,具有不规则性,表现出形式与意义之间的任意性的或非常规的联系,需要以清单方式一个一个地存储,需要时可直接从清单中提取。词库的主体是词,也包括大于词..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综论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三种主要方式——短语词汇化、句法结构词汇化和跨层结构词汇..

《汉语词汇学史》

《汉语词汇学史》 : 全书共六章。前五章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和分析了先秦文献、汉代至清代训诂学、五四运动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立后这四个阶段的汉语词汇研究的历史发展情况,最后一章重点..

《北京话单音词词汇》

《古汉语词汇纲要》

《古汉语词汇纲要》 : 全书分十章:主要介绍了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及其不足、现代语义学的成果,展望如何建立汉语词汇学;讨论“词”和“词义”概念,借鉴“义位”“义素”等理论,探讨汉语词义的发展;讨论“浑言..

《现代汉语词汇概要》

《现代汉语词汇概要》 : 武占坤(1925~2009)、王勤(1929~ )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全书共十章,讨论的内容包括:词的形式和内容、构词法(主要讲造词法)、词之间的联系(同义、反义、同音、同素、同形)、词..

切音字运动

切音字运动 : 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在厦门出版,成为第一个切音字方案。此后20余年间,在中国各主要方言区出现了20多种切音(或称拼音、合声)方案,其中官话区以王照的官话字母、南方方言区以劳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