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分野说(语言)

两大分野说(语言):

关于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的系统及其特点的一种学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把修辞现象、修辞手法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类。它们有各自的内容、目的、表达要求和接受要求、逻辑基础、逻辑和语法要求及常用的修辞手段。其理论基础是语言表达上的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以及修辞方法和境界要适应不同的思维类型和文体风格。这一学说纠正了过去只把积极修辞看成修辞的片面观点,推动了修辞学的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参见“消极修辞”、“积极修辞”。

为您推荐

话题(语言)

话题(语言):被述题说明的话语结构的基本成分。话题是信息的源点,是已知信息。在结构上,通常出现在句首。如“我打破了一个杯子”中的“我”。汉语里往往主语与话题重合。但有些话题不是主语。位于句首的全句修饰语是话题..

书面语修辞(语言)

书面语修辞(语言):同“口语修辞”相对,书面语言中特有的修辞现象。特点有:(1)选词炼句趋向规范化、严密化、复杂化。(2)充分利用书写形体的表达功能,以构成一些特有的修辞方式,如汉语修辞中的析字、联边等。(3)篇章结构严..

比喻词(语言)

比喻词(语言):比喻三要素之一。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可分为两类:(1)明喻式比喻词。如“象”、“好象”、“比如”、“宛如”、“如同”、“好比”、“好似”、“象……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

情境意义(语言)

理解修辞学(语言)

理解修辞学(语言):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研究如何正确分析、理解和欣赏言语意义的修辞学。研究范围包括:研究语言材料及各种修辞现象在话语中的分布规律,考察社会心理及个人阅历时语言意义的影响,探讨如何结合语境领悟话语的深..

符号修辞(语言)

符号修辞(语言):利用图形或科学符号作为表达手段,以取得积极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现象。适用于书面语体。包括:(1)利用汉字形体构成某种修辞方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地名的命名:十字街、丁公路等。(2)利用图画以取得含蓄..

比喻(语言)

比喻(语言):也叫“譬喻”、“比”、“喻”、“辟”。修辞方式之一。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通过联想,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能把抽象的事物讲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本体、喻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