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体范畴(语言)

动词体范畴(语言):

也叫“体貌”、“动相”。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进展情况的语法范畴。汉语动词没有“时”的分别,而体的分别则很细微。常见的有:(1)进行体。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指定时间里尚未完结。如“说着话”。(2)完成体。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指定时间里已经完结。如“吃了饭”。(3)经验体。表示曾有过的动作或状态。如“去过北京”。(4)短时体。表示时间极短或尝试一下。一般用动词重叠式表达。如“你说说”。(5)可能体。表示动作能否起作用。如“听得懂”、“拿不动”。(6)开始体。表示事情正在开始。如“两人打起来了”。(7)继续体。表示事情继续下去。如“你只管说下去”。此外还有随便体,结果体,加强体,反复体,结束体等。现代汉语里常把动态助词“了”、“着”、“过”及一些趋向动词附着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别的语言,如印欧语多用添加前缀、后缀及变化词内元音的方法来表示。

为您推荐

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

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苏联历史学家米·阿·巴尔格(Михaйл Abpaмович Бapг,1915- )着。中译本由莫润先、陈桂荣据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译出,华夏出版社1989年出版。巴尔格是历史学博士,曾任苏联科学院世界通..

动词短语

动词短语:以动词为主体的短语。其结构类型主要有:1.动 宾(如:吃饭,想休息);2.动 补(如:滚下去,跑一趟);3.动 得 补(如:学得怎么样,干得很起劲);4.状 动(如:热情接待,仔细的看);5.状 动 补 宾(如:很认真的念了一遍课文);6.能愿动词( 状) 动(..

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

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当它们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定语的中心词用时,往往会失去它们自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生”的宾语“死”原是动词,这里..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动是文言中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就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给(替)宾语发出的,或表示给(替)宾语所施行的某一动作。如:“文嬴请三帅,曰:……”(《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请”是为动用法,“文嬴请三帅”不是..

真实性范畴的辩证本性(新闻)

真实性范畴的辩证本性:真实性作为新闻学中的认识论范畴,必然体现着新闻工作中认识的辩证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1.新闻是一种认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和自然现象所作的理解。作为观念存在的新闻..

《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

《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董欣宾、郑奇着。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版。20.9万字。有关中国画学科性建设的专着。从创造美学、感知生理心理学、分析心理学、艺术实践史等方面,对中国画的主体、客体、本体等三方面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