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语言)

语气(语言):

对于各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广义包括语意和语势。语意指正和反,定和不定,虚和实等区别。语势指说话的轻重缓急。狭义指概念内容相同的语句,因使用的目的不同所产生的区别。语意的表达以加用限制词为主,语势以语调为主,而语气兼用语调和语气词,其中语调是必需的,语气词则有时可不用,尤其是陈述语气。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一个语气词可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一语气也可用几个语气词表达。各地方言的语气词不同;或是用的词不同,或是大致相同,而用法有出入。如北京话说“来呀”,四川话说“来么”,北京话说“是呀”,云南话说“是了么”或“是呢”。

为您推荐

语气词(语言)

语气词(语言):表示各种语气的词。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从其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可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种。常用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常用的句首、句中语气词有“夫”、“唯”、“其”等。句首..

语气副词(语言)

语气副词(语言):表示各种语气的副词。如“可”、“却”、“倒”、“竟”、“偏”、“正”、“难道”、“简直”、“毕竟”、“也许”、“好象”、“几乎”、“索性”、“恐怕”等。有的表强调语气,如“可”、“却”、;有..

夸张语气(语言)

夸张语气(语言):故意夸大事实或加重语意的口气。可分为:(1)带夸大或责备的意味,常用语气词“呢”。如:“您老拔根寒毛,比咱腰还壮呢!”“他呀,吹起牛皮来没挡,火车都推得动呢。”(2)限制叙述范围,带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常用..

忍受语气(语言)

停顿语气(语言)

停顿语气(语言):用一个语气词来表示话没完的语气。可分两类:(1)提示。说话时有意停一停,唤起对方对下文的注意。文言用“者”,现代汉语常用“吧”“么”等,如:“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中庸》)“风景么,并不怎么出色;出产么,..

疑问语气(语言)

疑问语气(语言):表示询问、反诘、测度的语气。除部分测度句外,都取问句的形式。疑问语气词有两类:一类用在句末,如“呢、吗、吧、啊、乎、耶、哉”等;一类用在句中或句首,如“可、岂”等。是非问句只能用“吗”(么),不能用“..

祈使语气(语言)

祈使语气(语言):表示请求、劝告、催促、命令的语气。用于祈使句。请求语气最缓和,命令语气最直率。如:“看我的份上,你去一趟吧!”“您别管这些闲事吧。”“时候不早了,快点走吧!”“回去吧!”祈使句尾可以用“啊”。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