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语言)

方言(语言):

①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它与语言的关系是个别同一般的关系。语言是一般,方言是个别。同属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有共同的历史来源,大同小异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现代的形式在语音上必定有互相对应的关系。在有民族共同语的社会里,方言是相对于共同语而言的。共同语处于主导的地位,方言处于从属的地位。方言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通常所说“方言”多指地域方言。②全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训诂书。西汉扬雄着。据扬雄与刘歆来往书信,原本十五卷,今存十三卷。是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体例仿《尔雅》,分类排列,唯不标类名。每一组同义词来源于各个不同的方言词汇,其中包括古方言、汉代方言和当时通行的普通话。书中凡说“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指各地方言。“某地某地之间通语”,指较大的方言。“通语”、“通名”、“凡语”、“凡通语”、“四方之通语”,指当时的普通话。“古今语”、“古雅之别语”,指残存在汉代方言中的古语或古方言词。“转语”或称“语之转”,指因时地不同而语音有转变的同一个词的变体。一般每组词用一个汉代常用词来解释,指明通义后,多分别注明每一个词的通行范围。《方言》考察和分析了古今、方俗语言的发展变化,注意到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对近义词的义界作了简明的解说。材料来源有古代的典籍,也有直接调查,广泛收录并解释先秦和汉代方言、口语词。据此可以看出汉代语言的分布情况,佐证古代典籍文献中的词义,还可以同现代汉语比较,看出古今语言的联系。是研究古代词汇和汉语发展史弥足珍贵的材料,有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程荣刊《汉魏丛书》本。《方言》旧本字多讹误。清代戴震《方言疏证》、钱绎《方言笺疏》做了很好的校勘整理工作,并引用古书上的用词之例,颇便参考。周祖谟的《方言校笺》详于正字,是通行的校本。吴晓铃的《方言校笺通笺》,分析细微,便于检索。③研究汉语方言的学术性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编辑部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创刊。十六开本。主要登载研究现代汉语方言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论文。论文多以细致描写为特点。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方言学期刊。

为您推荐

方言

出版时间:1993-09 方言 : 中国西汉扬雄(前53~18)著。作者是西汉末期人,字子云。此书全名为《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共13卷,收词675条。13卷中,第1及3、6、7、10、12、13卷是释词语,第4卷..

方言疏证

出版时间:1992-11 方言疏证 : 《方言》研究著作。著者戴震(1723—1777),字东原,中国清代学者,安徽休宁人。博闻强记,对经学、天文等有研究。精通古音,善名物训诂。著有《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等..

汉语方言概要

出版时间:1992-11 汉语方言概要 : 汉语方言学著作。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出版。袁家骅(1903—1980),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阿细民歌及其语言》等。 全书共12章,50万字。第1..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

吴下方言考

出版时间:1992-11 吴下方言考 : 中国方言学著作。胡文英著。约成于乾隆二十年左右,通行的版本是清乾隆年间留芝堂刊本。胡文英(生卒年不详),中国清代学者。字绳崖,江苏武进人。本书为吴方言专著,全书共分12卷。..

昌黎方言志

出版时间:1992-11 昌黎方言志 : 汉语方言学著作。河北省昌黎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编。科学出版社1960年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新1版。是河北省昌黎县方言的调查报告,约36万字,共分8章..

续方言

出版时间:1992-11 续方言 : 中国传统语言学著作。杭世骏撰。收入《道古堂外集》内,又有《四库全书》本。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中国清代学者。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