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谬补缺切韵(语言)

刊谬补缺切韵(语言):

也叫《王韵》。韵书。唐代王仁昫撰。成书约在龙兴年间。为陆法言《切韵》加字、增注、刊误。所增韵字约六千左右。分一百九十五韵。新增严、广二韵有作者的说明,故知《切韵》原为一百九十三韵。韵类和韵次基本未变。是考知《切韵》原貌、研究隋唐韵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书原佚,近几十年才发现三种传本。即编号2011的敦煌出土唐韵书、项子京跋本和宋濂跋本。分别简称为“王一”、“王二”、“王三”。其中“王一”残缺,“王二”系统混杂。“王三”基本是原书全帙,为研究《刊谬补缺切韵》的主要依据。

为您推荐

宋元以来俗字谱(语言)

宋元以来俗字谱(语言):文字学书。刘复、李冢瑞合编。从宋代以至清代同治间刊刻的十二种书中搜集俗字一千六百多个(不计重体)编成字谱。字谱按楷体分部首编排,部首及部中之字皆以笔画多少为序。横列正字,纵列十二种书名,某..

积微居小学述林(语言)

积微居小学述林(语言):文字训诂学书。七卷。杨树达着。前三卷包括考释文章一百二十篇,解说《说文》中字以及甲骨文金文共一百三十八个,或探求形声字之语源,或考证后起字之初文;或阐释字形字义以申证许说,或创为新解以订正许..

中国字典史略(语言)

中国字典史略(语言):书名。刘叶秋着。此书增补《中国古代的字典》而成。七章,首章概论字典的名称、类别和作用,论述文字变迁与字书演进的关系。其余各章分期断代叙述字典的编纂历史及其沿革兴衰,介绍各类字书的内容、体例..

六书综(语言)

中国文字学史(语言)

中国文字学史(语言):文字学书。两册。胡朴安着。《绪言》论述文字学的定义、范围,阐明文字学史的性质及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将中国文字学史分为四期:秦汉至隋代为“文字书时代”,唐代至明代为“文字学前期”,清代为“文字学..

解开汉字之谜(语言)

解开汉字之谜(语言):文字学书。安子介着。五册,四十五章。前六章介绍汉字的起源与着者独创的“部首切除法”。将汉字分成四类:部首、无部首字、现代教育不用作单独汉字的笔形、加上一个部首可成另一新字的字。分析了中国..

真草隶篆四体大字典(语言)

真草隶篆四体大字典(语言):又名《正草隶篆大字典》。文字书。陈龢祥着。广搜博采古文、篆文、隶书、正楷、行草各体,依《康熙字典》部次编排。以楷书为字头,简释其音义,然后分列真草隶篆四体,有时一体并载数形。是研究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