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伯乐①
马斯伯乐(HenriMaspero,1883—1944):又译马伯乐。法国汉学家和印度支那半岛语言与历史学家。致力于汉语音韵和语法的研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范畴和词类。著《古代中国》、《中国宗教·历史杂考》等。
博顿·德·古尔特内(BaudouindeCourtenay,1845—1929):长期在俄国工作的波兰语言学家。率先提出音位的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著《十四世纪以前的古波兰语》、《语言学导论》等。..
谢尔巴(eSTfhN[OQORJTOURSRQN,1880—1944):苏联语言学家,列宁格勒音位学派代表人物。发展了博顿·德·古尔特内的音位学说。对语法也有一定研究。著有《法语语音学》、《论俄语词类》等。..
汉语修辞学:书名。王希杰著。1983年12月出版。全书12章。运用语言学的较新理论,以“语言的变体和同义手段的选择”、“结构”、“意义”、“声音”、“均衡”、“变化”、“侧重”、“联系”、“语体风格”、“表现风格”为纲,对..
叶尔姆斯列夫(LouisHjelmslev,1899—1965):丹麦语言学家,丹麦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发展了索绪尔的符号学说,认为必须把语言看作某一时期内一个独立配套的自足体系而不是语文事实的混合物。企图建立一种无时空限制的、适合于任何时代、一切语言的语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