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
文始:学书。近人章炳麟著。取《说文》独体字定为“初文”,又将准独体字定为“准初文”,共得510字。认为这些字是原始的字,其他字都由此演变而来。凡音义皆同,或音近义同,只是字形不同,叫做“变易”;凡转化为别的声音或意义而有迹可寻的叫做“孳乳”。分457条,计9卷。为研究汉语词源和词族的重要著作。
金文诂林:文字学书。台湾周法高主编。以容庚增订三版《金文编》所收1894文为被释之字,采用丁福保《说文诂林》体例,故名。全书14卷,附索引1册,共16册。字形摹写真实,释文取材丰富,兼及诸家之说,便于检阅。为金文研究的有用的工具书。..
经籍纂诂:训诂学书。清阮元主编。一百零六卷。汇集十534三经和唐以前的史、子、集部中重要著作的旧注,以及汉、晋以来的各种字书,共约100余种。以单字、单词为条目,按平水韵所分平、上、去、入106韵编成。每韵一卷,只列训诂,不标反切..
音韵阐微:韵书。清李光地等人奉诏编著。十八卷。依《诗韵》分为106韵,每韵字先按开合齐撮四呼分开,再按36字母排列,每小韵只标一个反切。又取满文十二字头拼音方法改良反切。反切上字用支、微、鱼、虞、歌、麻韵字。反切下字则..
洪武正韵:韵书。明乐韶凤、宋濂等奉诏编著。十六卷,为明代官修韵书。注释依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以所谓“中原雅音”为依据,共分76韵,平上去各22韵,入声10韵,声调和声母保留了入声和全浊声母。..
音学十书:音韵学书。清江有诰著。共十种:《诗经韵读》,334《群经韵读》,《楚辞韵读》,《先秦韵读》,《汉魏韵读》(未刻),《二十一部韵读》(未刻),《谐声表》,《入声表》,《四声韵谱》,《唐韵四声正》。主张分古音为21部。为古音学的重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