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出版时间:1985-10

桃花扇 : 我国古典戏曲中优秀的政治历史剧。清代孔尚任作。《桃花扇》全剧分上、下两卷,共四十出,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现实,描写了南明王朝的覆亡及其教训,即所谓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故事先写复社文人侯方域等揭露阉党余孽阮大铖,引起阮的恐慌。阮大铖趁侯方域和李香君成亲的时机,给他送去银子三百两,以为妆奁酒席之资,遭到李香君的严词拒绝。阮大铖怀恨在心,诬陷侯方域勾结左良玉作乱,侯只得逃到史可法处暂避。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的时候,马士英、阮大铖便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检为帝(即南明王朝的弘光帝) 。阮大铖依仗权势,逼迫李香君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坚决拒绝,倒地撞头,鲜血溅到侯方域给她的诗扇上。文人杨龙友便就着血痕画成了桃花。香君托她的师傅苏崑生将扇带给侯方域,盼他早回。侯方域回到南京,即被马士英、阮大铖等逮捕入狱。这时清兵南下,即将过江,南明王朝不仅不团结对敌,而且还调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等率领的三镇重兵去截防左良玉,造成江防空虚,清兵乘虚而入。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只有史可法带领三千弱兵,死守扬州,最后城破身死。接着南京沦陷,福王被俘。这时侯方域从狱中逃出,在栖霞山白云庵找到李香君。由于国破家亡,他们也割断“花月情根”,修真学道去了。《桃花扇》在大的历史事件方面基本上依据史实,在人物行动的具体情节方面有所改动和虚构。作者在《桃花扇小引》 中说: “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 败于何事? 消于何年? 歇于何地? 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在这一剧中,对南明王朝的腐败无能,弘光皇帝的荒淫无耻,阮大铖、马士英等的专权误国,左良玉、黄得功等的拥兵自主、互相残杀,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对于那些具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者则进行热情赞扬。对于李香君的坚贞爱国则热情歌颂。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由于清代严酷的文字狱,使他不敢把矛头直接指向清统治者,同时作者对李自成的农民军抱着敌视的态度,这是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所决定的。《桃花扇》的背景广阔,结构宏伟,文辞典雅,感慨深沉,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