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唐代伟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野客,原籍襄阳 (今属湖北) ,其曾祖任巩县令,于是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青年时期,漫游于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三十五岁以后,他到了长安,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屡次托人荐举,谋求官职,却仍得不到重用。直到天宝十四年 (755) ,才被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掌管兵器盔甲仓库的小官) 。同年发生安史之乱,杜甫在乱离中被叛军所俘,直到至德二年 (757) ,才脱身逃到凤翔,唐肃宗任他为左拾遗。不久弃官,移居秦州 (今甘肃天水) 一带,后又到成都投靠剑南节度使严武,一度任剑南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又在云安 (今四川云阳) 、夔州 (今四川奉节) 居住了一段时期。唐代宗大历三年(768) ,他离开夔州,乘船经今湖北公安等地,到了湖南。大历五年,卒于耒阳。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贵族官僚的荒淫堕落和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并且深切地了解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被历代的评论者称作“诗史”。在艺术上,杜甫继承了先秦以来各个诗歌流派的种种成就,并发展和创造了新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感情深厚,内容充实,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等,皆为古今传诵。现存诗约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杜诗注本较多,如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又名《杜少陵集详注》) 、杨伦的《杜诗镜诠》、浦起龙的《读杜心解》等,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几种。《新唐书》有《杜甫传》。
出版时间:1985-10 孟郊 :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永康 (在今浙江省) 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后在湖州和僧皎然组织诗会。中年三次赴考才中了进士,五十岁始任溧阳县尉。他终日吟诗,不务吏事,县令分其半俸另委他人代..
出版时间:1985-10 韩愈 : 唐代伟大散文家、诗人、思想家。字退之,邓州南阳(今属河南) 人。唐德宗贞元八年 (792) 进士,早年曾在几个节度使幕下当属官,后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宪宗时,他随裴度平淮西之乱,升任刑部..
出版时间:1985-10 元稹 : 唐代著名诗人。字微之,祖籍河南(今河南洛阳一带) ,但他青少年时代生活于凤翔 (今陕西省) 和长安。他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为贞元十九年(803) 进士。唐玄宗元和..
出版时间:1985-10 贾岛 : 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 人。早年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先后到洛阳、长安,与韩愈、孟郊、张籍、姚合等往还酬唱,诗名大著。还俗后应进士考,但屡试不中,最后还被称为..
出版时间:1985-10 柳宗元 :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原籍河东 (今山西永济) ,世称柳河东。他出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 进士。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以进行某些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