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姆昌德 : 印度现代印地语和乌尔都语杰出小说家,出生于北方邦贝拿勒斯(现名瓦拉纳西)附近的农村。高中毕业后担任教师,直到1921年辞掉教师公职,专门从事写作、编辑杂志和经营出版社。他从1902年起开始写小说。1908年出版小说集《祖国的痛楚》,遭英国殖民当局查禁。1918年出版了他第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服务院》。在整个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15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两部未完稿,300篇左右的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中,主要还有《 仁爱院》、《舞台》、《妮摩拉》和《戈丹》,《戈丹》是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说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像《沙伦塔夫人》、《象棋手》、《开斋节的会礼地》、《可番布》都脍炙人口。他的小说以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剖析了腐败的印度社会,揭露了种种社会弊端,刻画了各种出身、职业、阶层、地位的男女老少众多的人物,从而构成了20世纪早期的印度社会的广阔图画。除了小说外,他还写了电影剧本,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了不少外国作家的作品,还写了包括论述文学在内的几百篇文章和论文。他曾被誉为 “小说之王”,他的文学创作和他倡导的富有进步和民主精神的文学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作家。
出版时间:1992-12 普生 : 印度中世纪印地语诗人,出生于现今北方邦康浦尔,他的真名为马尼拉姆。“普生”是一个封建土王给他的封号,意思是“珠宝饰品”。他自幼在他的诗人长兄指点下学习写诗,但他不像他哥哥那样..
出版时间:1992-12 普图·维查亚 : 印度尼西亚作家、剧作家。生于巴厘塔巴南。卡查玛达大学法律系毕业。当过演员,是雅加达独立剧团的创办者和领导人。曾任《时代》和《纪元》杂志的编辑。1974年在美国爱阿华大..
出版时间:1992-12 其后 : 中篇小说。作者〔日本〕夏目漱石,1909年6月—10月连载于《朝日新闻》,1910年1月由春阳堂出版单行本。为作者中期创作的“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描写自命为“高等游民”的青年长井..
出版时间:1992-12 千世峰 : 朝鲜小说家。咸镜南道高原郡人。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并创办了农民夜校。1945年解放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46年2月发表处女作《岭路》,接着又创作了反映解放后农村生活的不少短篇..
出版时间:1992-12 契开亚·乌·塔姆西 : 真名为杰拉德·费里克斯·契开亚(G-erald Felix Tchicaya) 。刚果诗人、剧作家与小说家,用法语写作。出生在刚果。1946年随父迁往巴黎。他先在巴黎受中学教育,后打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