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言

出版时间:1992-12

狂言 : 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又称“能狂言”。约于平安时代出现的农村酬神“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散曲”),后在南北朝时代(1336—1392)分出 “能”和“狂言”两支。“能”发展为以音乐、歌唱和舞蹈三者为主的悲剧型的歌舞剧,而“狂言”则继承了“猿乐”中轻松、诙谐、滑稽的传统,在室町幕府的扶植下发展成喜剧型的科白剧。“狂言”初从属于 “能”,演出于 “能” 上演之间隙,至江户时代达到高潮,并形成三个流派,即“大藏流”、“鹭流”和“和泉流”,但至明治(1868—1912)初期仅存“大藏流”和 “和泉流”两派。其脚本初靠师徒间口传心授,现存的约300出脚本大抵定型于室町时代末期。“狂言” 以科白为主,剧情简单,有一定表演程式和结构(分“序”、“破”和“急”三段)。其剧目一般按主角的特点分类,除表示祝贺的神佛戏外,基本上均为讽谕世俗人情的笑谑、幽默的喜剧,如“大名戏”、“小名戏”、“妇女戏”、“鬼怪戏”、“僧尼戏”和“盲人戏”等,其中以 “大名戏”居多。这些剧目在“下克上” (即 “以下犯上”之意)这一时代精神的影响下,戏剧冲突的双方——侯爷与管家、主人与仆人、神官与农民等总是前者为嘲讽对象,后者常为胜利的一方。这正是 “狂言”盛行不衰,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但有的剧目夹杂着生死轮回或屈从于统治阶级的糟粕;有的主题不够严肃,徒博观众一笑。其代表剧目有《两个大名》、《附子》、《武恶》和《柿子和山僧》等。







为您推荐

《日本谣曲狂言选》

《日本谣曲狂言选》:申非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31万字。谣曲和狂言是日本的古老剧种,剧目种类繁多。本书收谣曲《高砂》、《鹤龟》、《屋岛》、《赖政》、《井筒》、《松风》、《熊野》、《隅田川》、《花筐..

狂言

狂言 : 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创始于室町时代(1392~1573)初期,于江户时代(1600~1867)发展成熟。原在能剧演出的间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称为能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狂言逐渐摆脱对能剧的从属地位,趋向于独立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