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本杰明·富兰克林 [美国]弗瑞诺 : 有棵大树矗立在林子中,
早就是那片林子的光荣;
一旦被风暴或岁月摧毁;
就会使我们奉献出眼泪。
花了长时间造起的大厦,
因慢慢的剥蚀终于倒塌;
但当它注定的年月过完,
我们准为这损失更遗憾。
世人早习惯于你的帮助,
不免为你的离去而痛哭;
你的本领使人们对你亲,
哲人哪,要分离可真费劲!
当一个个君王滚翻在地,
要找些继承人实在容易;
但富兰克林,你无与伦比!
很少人敢于同你比高低!
你夺走国君王权的骄傲,
还把闪电的矛头引开掉!
(黄杲炘译)
【赏析】
菲利浦·弗瑞诺的诗歌创作可以179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他在前期创作了《野忍冬花》、《印第安人的坟地》等著名的抒情作品,因而成为18世纪最伟大的美国诗人。而后期主要是以创作社会性作品为主,以“美国独立革命的诗人”而声名远播。尽管某些偏爱其前期充分张扬艺术个性的抒情作品的读者不无惋惜地以为: 1786年后诗人弗瑞诺死了,但由于其一贯的浪漫主义激情,使得其后期的社会性作品也不乏优秀之作,《悼本杰明· 富兰克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个无与伦比的天才,他是坚持精神致富与物质致富相统一的楷模,他告诉人们“美国梦”是如何实现的。该诗即是为哀悼这颗巨星的陨落而作。
在诗中,诗人把富兰克林喻为林中的大树,林子可理解成美国人民。“大树”赫然矗立在林子的中间,他既是林子的标杆,又是林子的守护神,而林子也早已习惯把他视为林子的骄傲与光荣,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富兰克林与美国人民之间的精神联系。而一旦这棵大树“被风暴或岁月摧毁”,就自然“会使我们奉献出眼泪”。人会死,树会老,“花了长时间造起的大厦”,也将“因慢慢的剥蚀终于倒塌”。这似乎是自然注定的万物之理,而这样的伟人的永恒离别,人们也注定为这无可挽回的损失而更遗憾。因为“世人早习惯于你的帮助”,世人会因“你”的突然离去而束手无策或失去方向,世人不仅会“为你的离去而痛哭”,会意识到你能如此令人亲近的本领,更会感觉出要与你这样的哲人分离竟如此“费劲”!诗人从三个层面写出了美国人民对富兰克林难以割舍的情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富兰克林对美国的巨大贡献。富兰克林对追求精神理想和物质致富的“美国精神”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他对美国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而他毕生敬业的中心事件是谋求美国的独立。所以,作者在前面铺写了美国人民对富兰克林的感情及其失去“大树”的悲痛之情后,自然将笔墨转向了这个方面。“当一个个君王滚翻在地,/要找些继承人实在容易”是写经富兰克林和他的同志们的不懈斗争,在北美大地上彻底终结了君主专制政体,而在这场伟大的胜利中,富兰克林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你夺走国君王权的骄傲,/还把闪电的矛头引开掉!”最后两句是对富兰克林历史功勋的崇高评价。富兰克林在一生事业追求中所展现的完美人格,在美国人民的视野中形成了耀眼的光芒,它不仅在现实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且在思想上夺走了君主王权神圣的骄傲,转移了人们崇拜的视线,“闪电的矛头”展现的是一个完美的“新人”形象。
“林子”有了“大树”是“林子”的幸运,“大树”对于“林子”的意义也许就在这里。
弗瑞诺的这首抒情味极浓的《悼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19世纪的美国浪漫主义诗歌。
(张丽萍)
出版时间:2009-12 清晨的赞歌 [美国]惠特利 : 听我唱,永受尊崇的九位缪斯, 帮帮我,把我的诗歌炼得精致; 让我倾吐而出的韵律最最流畅, 因为,黎明女神现在要听我唱。 你们好,黎明女神和千色百彩! 这色彩装点天穹..
出版时间:2009-12 飓风 [美国]弗瑞诺 : 在安全的岸上多么幸福: 黄昏时在家中拨旺炉火, 无动于衷地听雨啸风呼—— 一丛丛树使之大为减弱。 风雨把我们却加倍猛抽—— 叫这脆弱的三桅船承受。 现在鸟..
出版时间:2010-03 玛格丽特·弗莱明 [美国]赫恩 : 【作品提要】 三十五岁的制粉厂厂长菲利浦·弗莱明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妻子玛格丽特美丽贤淑,生有幼女露熙。一天,拉金医生来到菲利浦的办公室,告诉他尼娜·许..
出版时间:2010-04 加算机 [美国]赖斯 : 【作品提要】 一间四壁用大页大页写满一竖行一竖行数字的书写纸糊着的卧室里,零太太正絮絮叨叨没完没了。零先生和德沃尔小姐按照各自意识正进行着自言自语的谈话,老板进..
出版时间:2010-04 我们的小镇 [美国]怀尔德 : 【作品提要】 清晨送报、送奶,母亲叫醒孩子们吃早餐,孩子们上学后太太们串门聊家长里短,放学后孩子们做作业,母亲们晚上去参加唱诗班……这样的生活在美国新罕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