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坚利堡 : 诗。罗门作。写于1961年,收入1963年蓝星诗社版《第九日的底流》。全诗5节35行,是罗门诗作中的重要长诗。该诗诗末注明: “麦坚利堡(FortMckinly)是纪念第二次大战期间七万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战亡;美国人在马尼拉城郊,以七万座大理石十字架,分别刻着死者的出生地与名字,非常壮观也非常凄惨地排列在空旷的绿坡上,展览着太平洋悲壮的战况……”1961年罗门到菲律宾访问,曾与菲律宾作家施颖洲、亚薇等到此游览,写下了这首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死在太平洋地区的七万美军的悲惨情景的诗。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死亡、战争。诗中透过战争的苦难,去追踪七万个生命,七万个被埋藏的彩色的故事。诗人借此展现了人类悲惨的命运,表达了他对战争的诅咒和对人类命运的同情与关切。全诗采用重复的形式,迂回逼近主题。为表现作者死亡感觉的重压,各个诗节均透过陵园景观而深入内在的描写和对七万个亡灵的玄想,反复设置阴森可怖的死亡意象: 陷落的灵魂、已冷的太阳、十字架、无音房、苍白、灰暗……,并着意渲染阴冷、静穆、不安、昏暗的环境气氛,甚至融入超现实的想象,把事物从真实的层面提升至象征的层面,从而把战争的荒谬、徒然以及毁灭性和盘托出。这首诗用墨如泼,意象繁复,曾于1967年获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金牌奖。
出版时间:1989-10 低气压的山顶——八卦山 : 诗。赖和著。写于1931年10月,初载1931年《台湾新民报》383号。后收入台湾明潭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赖和先生全集》。八卦山位于彰化县城郊,是1895年日本侵略军在台..
出版时间:1989-10 阿富罗底之死 : 诗。纪弦著。发表于1960年5月《创世纪》第15期。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首嘲讽诗。阿富罗底(Aphrodite),通常译为阿芙罗狄蒂或阿佛洛狄忒,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也是西方女性..
出版时间:1989-10 乱都之恋·序 : 诗。张我军著写于1925年12月14日,初载于1925年12月17日《台湾民报》第85号。后作为序诗收入同年12月出版的张我军的第一部新诗集《乱都之恋》中。这首序诗共14行,开篇便对现实..
出版时间:1989-10 南国哀歌 : 诗。赖和著。写于1931年4月25日,初载1931年《台湾新民报》361—362号。后收入台湾明潭出版社1979年版《赖和先生全集》。这首诗是为悼念“雾社事件”中遇难山胞而作的。1930年7月1..
出版时间:1989-10 试验之一 : 诗。席慕蓉著 创作于1982年7月12日。收入1983年2月大地出版社版《无怨的青春》第七帙《前缘》。全诗2节9行。篇幅短小,语义浅显,典型地代表了席慕蓉爱情诗的风格: 深入浅出,温情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