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 : 中文文艺杂志。半月刊。1932年1月1日创刊于台北,同年11月8日出至第1卷第12期后停刊。共出版12期,其中9至12期因刊登反日作品被禁发行,实际只出版9期。南音社创办,主编郭秋生,发行人黄邨城。第7期起改至台中发行,发行人张星建。第9、10、12期因刊登反日作品被禁,故实际上仅发行9期。主要撰稿人有郭秋生、赖和、叶荣钟、庄垂胜、陈逢源、周定山、张焕珪、张聘三、许文逵、吴秋霖等。《发刊词》说明创刊的目的为 “尽一点微力于文艺的启蒙运动”,推行 “思想、文艺普遍化”,使其 “浸透于一般民众的心田”。主要栏目有论说、随笔、诗、创作等。论说栏曾载陈逢源的 《对于台湾新诗坛投下一巨大炸弹》、毓文的《最近苏维埃文坛展望》、芥舟的《社会改造与文学青年》 、明塘的《民歌由来的概论》等评介文章。小说创作如赖和的《归家》、《惹事》,周定山的《老成党》,赤子的《擦鞋匠》等,散文如一吼的《摧毁了的嫩芽》,诗歌如黄春成的《赤崁集》、芥舟的《开荒》等, 剧作如悲鸿生的《媒女间》等,都是这个时期台湾文学中较有影响的作品。该刊还曾开辟 “台湾话文尝试栏”,刊登郭秋生、 黄纯青等主张 “屈文就话”的理论文章和用“台湾话文”进行创作的童话、散文,促进台湾话文的推广。同时该刊还转载《鲁迅自叙传略》和鲁迅译诗等。后因日本当局的政治压力而停刊。在日据下的台湾,“《南音》确是当时最优秀的一部文艺杂志”,“可谓当时中文台湾文艺集大成的豪华版” (施学习《台湾艺术研究会成立与福尔摩沙创刊》)。
出版时间:1989-10 : 文艺月刊。1954年2月25日创刊于台北市。发行人兼社长平鑫涛,主编陈䀥华。创办者本着追求自由不羁的风格,深入浅出的文笔,力图在文艺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创刊30余年来,一直保持纯文..
出版时间:1989-10 笔汇 : 文艺月刊。1959年5月创刊于台北县永和。创刊之初为8开型,由王集丛主编,后改为单行本,由尉天骢主编。后期刊物有比较浓厚的学院派色彩。以发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介为主,曾..
出版时间:1989-10 笠诗刊 : 双月刊。1964年6月15日创刊于台湾丰原县。创办人和主要编辑成员有:吴瀛涛、詹冰、林亨泰、锦连、张彦勋、桓夫、白萩、赵天仪,杜国清等,都是台湾省籍诗人,稍后又有外省籍诗人加入。..
出版时间:1989-10 散文季刊 : 文学刊物。1984年1月20日创刊于台北市。由散文季刊社发行,号角出版社出版。这本刊物是由年轻的散文家陈铭磻出资,联合一群青年作家筹划出版。陈铭磻的 《发刊辞——散文的天》表明..
出版时间:1989-10 福尔摩沙 : 文艺刊物。1932年7月15日创刊于日本东京,1933年6月15日停刊。共出版3期。台湾艺术研究会创办。主编苏维熊,编辑张文环,发行人施学习。主要撰稿人有张文环、巫永福、王白渊、苏维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