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

出版时间:1992-08

拟人化 : 指儿童文学创作中使一切自然物都人格化的表现方法。具体地说,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为了适应儿童的审美心理,赋予自然界的物体以人的生命和思想感情,使它们像人一样地说话和动作,使万物之间的联系犹如人类的社会关系一般。这是儿童文学创作中运用得最普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形式多种多样: 或作为形象的塑造方式,或作为语言的修辞方法,或作为环境的渲染手段。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此构建童话、寓言的幻想境界;可以此描写儿童诗歌的意境; 可以此表现儿童小说人物的性格、心理; 可以此包藏科学文艺中的各种知识; 还可以抒发儿童文学作家的感情,巧妙地表达作家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在艺术上形成一种活泼生动、富于儿童情趣而又含蓄隽永、启人深思的特点。







为您推荐

母题

出版时间:1992-08 母题 : 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程式,或意象,甚而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虽然主题已成另一术语,另有内涵)。母题现象在民间传说中很为普遍。就因为现象的普遍,所..

扁平人物浑圆人物

出版时间:1992-08 扁平人物浑圆人物 : 扁平(flat)人物和浑圆(round) 人物,是E.M. 福斯特 (Forster,1879—1970)在《小说面面观》(1927)一书中第一次引入的用以评述作品人物的新术语,因对文学现象有很强的概括力而..

幽默

出版时间:1992-08 幽默 : 儿童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一种使儿童发笑并在笑中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含义的艺术手段。也就是说,幽默不仅使儿童感到有趣,而且蕴含着智慧、思想和情感。它是机警的、深刻..

议论

抒情

出版时间:1992-08 抒情 : 儿童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指作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抒发和表露主观感情。它可以使儿童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抒情,指..

叙述人称

出版时间:1992-08 叙述人称 : 又称叙述方式。指作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叙述和交代人物、事件、场景时的口吻和角度。主要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两种。 第一人称叙述,以 “我”(或“我们”) 为故事的叙述人..

比拟

出版时间:1992-08 比拟 : 儿童文学创作中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用来突出形象的特征和内涵的一种艺术手法。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够生动巧妙的突现人和物的某一特征,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