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讨论集

出版时间:1989-10

乡土文学讨论集 : 评论集。1978年4月由尉天骢主编及出版。台北远流·长桥联合发行部总经销。本书前有《出版说明》,胡秋原的序。书中编入74篇文章,分成4辑。第1辑《当前台湾的处境与文化课题》:收录吴明义的《从崇洋媚外到民族意识的觉醒》,林义雄的《知识分子的崇洋媚外》,尉天骢的《我们的社会和民族精神教育》,蒋勋的《灌溉一个文化的花季》等5篇。第2辑《当前的台湾社会与文学》:收入陈映真的《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叶石涛的《台湾乡土文学史导论》,许南村的《乡土文学的盲点》,王拓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李拙的《廿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方向》,李行之的《五四,与我们同在!》,尉天骢的《文学为人生服务》,《乡土文学与民族精神》,《什么人唱什么歌》等12篇。附录(一) 《对乡土文学的批评》:收录银正雄的《坟地里哪来的钟声》,朱西宁的《回归何处?如何回归?》,彭歌的《三三草(九则)》,《不谈人性,何有文学》,余光中的《狼来了》等5篇。第3辑《从乡土文学到民族文学》:收录何欣的《乡土文学怎样“乡土”?》,赵光汉的《乡土文学就是国民文学》,杨青矗的《什么是健康的文学?》,王拓的《乡土文学与现实文学》,胡秋原的《谈“人性”与“乡土”之类》,徐复观的《评台北有关“乡土文学”之争》,陈映真的《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王拓的《拥抱健康的大地》,王晓波的《中国文学的大传统》,陈鼓应的《评余光中的颓废意识与色情主义》,赵天仪的《我们需要怎样的批评?》,尉天骢的《建立文学中的健康精神》,何欣的《中国现代小说的传统》,蒋勋的《台湾写实文学新起的道德力量》,寒爵的《“畸零人”与“畸零文学”》等24篇。附录(二) 《对乡土文学的批评》:收录尹雪曼的《消除文坛“旋风”》,孙伯东的《台湾是殖民经济吗?》,董保中的《谈“工农兵文艺”》,王文兴的《乡土文学的功与过》等6篇。第4辑《对媚外意识的批判》:收录胡秋原的《谈民族主义与殖民经济(访问)》,王拓的《“殖民地意愿”还是“自主意愿”》,齐益寿的 《乡土文学之我见》,曾祥铎的 《论西方文学的民族性与社会性》,黄春明的 《一个作者的卑鄙心灵》,侯立朝的 《联经集团三报一刊的七大“政纲”》,胡秋原的 《复某女士论风车之战与右派心理》,高准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田滇的 《看尹雪曼民族意识的逆转》,胡秋原的 《论王文兴的 Nonsense之Sense》等16篇。附录 (三)《乡土文学的座谈和访问》: 收录中国论坛的 《当前的中国文学问题》,笠诗社的 《现代诗与乡土文学》,夏潮月刊的 《夏潮读者谈文学问题》等4篇。特别转载张道藩的 《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 等2) 。
尉天骢在《出版说明》写到:“虽然,事实胜于雄辩,但是,不经过讨论,很多误会不会消除,很多道理也不会清楚。所以,乡土文学的讨论对于我们今后文化建设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也因为如此,我们才觉得有将这次讨论言论整理出版的必要。”







为您推荐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舍·宝音涛克涛夫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蒙古文版。74万字。2册。上册收入摇篮曲、绕口令、谜语、儿歌、儿童诗、斗智词、三句格言、游戏词、好来宝、格言、谚语、训词、祝词、赞..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月版。53.3万字。收辑110位作家的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童话、寓言、诗、科学文艺、剧本,低幼文学等。分为7辑,各辑..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省少年儿童文学会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25万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21篇,是中国作协湖北分会评选出的“湖北省1980-1985儿童文学优秀作品”获奖..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

《着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

《着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严文井等着。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4月版。42万字。分15集。已陆续出版13集,计划1995年出齐。已出版的有《小花公鸡》(严文井着)、《哈哈笑的小喜鹊》(金近着)、《小铅笔历险记》(贺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