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下台湾新文学·文献资料选集 : 评论集。李南衡主编。1979年3月台北明潭出版社初版。本书内文前有王诗琅的《日据下台湾新文学的生成及发展——代序》。内文分成两类,第一类,历史文献,收入 《台湾青年创刊号的卷头词》,陈瑞明的 《日用文鼓吹论》,黄呈聪的 《论善及白话文的新使命》,黄朝琴的《汉字改革论》,慈舟的 《台湾民报创刊词》,蔡铁生的 《祝台湾创刊》,醒民的 《宿命与努力》,冰瑶的 《智饥识荒和救济方法》,剑如的 《文化运动——新旧思想的冲突》,施文杞的《对于台湾人做的白话文的我见》,张我军的 《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前非的 《台湾民报怎么不用文言文呢? 》,一郎的《糟糕的台湾文学界》,锡舟的《奖励汉文的普及》,一郎的《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黄呈聪的 《应该创设台湾特种的文化》,锡舟的 《从事文化运动的觉悟》,张我军的 《请合力拆下这座败草丛中的破旧殿堂》、《绝无仅有的击钵吟的黄义》,轶名的 《台湾青年的使命》,张我军的 《新文学运动的意义》,泗筌的 《台湾人的几个特点》,奇的《南音发刊词》、《“大众文艺”待望》,陈逢源的 《对于台湾旧诗坛投下一巨大的炸弹》,奇的《前辈的使命》、《作诗的态度》、《知识分配》,芥舟的《社会改造与文学青年》,《先发部队·宣言》,芥舟的 《先发部队·序诗》、《台湾新文学的出路》,赖明弘等的 《第一回台湾全岛文艺大会记录》,张深切的 《文联报告书》、《台湾文艺联盟嘉义支部宣言》,得时的《民间文学的认识》,张深切的 《对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对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续篇》、《〈台湾文艺〉 的使命》,一浪的 《读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之感言》,杨云萍的 《台湾小说选序》,王锦江的 《一个试评—以〈台湾新文学〉为中心》等46篇。第二类回忆录,收入叶荣钟等的 《台湾人的唯一喉舌——台湾民报》、《北部新文学·新剧运动座谈会》,黄得时的 《台湾新文学运动概观》,杨云萍的《〈人人〉杂志创刊前后》,黄邨城的 《谈谈〈南音〉,守愚的《赧颜闲话十年前》,施学习的《台湾艺术研究会成立与福尔摩沙 (Formosa)创刊》、廖毓文的《台湾文艺协会的回忆》,琐琅山房主人的《盐分地带的回顾》,赖明弘的 《台湾文艺联盟创立的断片回忆》,朱锋的 《不堪回首话当年》,陈镜波的 《软派文学与拙作》,王锦江的 《台湾新文学杂志始末》,黄师樵的 《新文学运动与白话字运动》,廖汉臣的 《新旧文学之争——台湾文坛一笔流水账》,廖毓文的 《台湾文字改革运动史略》等16篇。书末附有 《编后记》和 《年历对照表》。李南衡在 《编后记》写到: “在日据下台湾新文学运动史上,许多早期的文献资料很不容易获得,而许多作家、学者在谈往事时,又时常无意间删改原始资料,大家以讹传讹。因此,我们把影响日据下台湾新文学的各种原始资料,汇集整理出来,编成 《文献资料选集》,给有志于研究这段文学史的人参考之用”。
《屠格涅夫选集》:[俄]屠格涅夫着。多人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至1993年版。290万字。13册。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着有特写、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及戏剧等。他对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长..
《1921—1937儿童文学选集》: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10月版。25万字。收辑儿童小说、诗歌、童话、戏剧等作品47篇,不分体裁,均按发表时间编排。作品选自《小孩子周刊》、《济难儿童》、《中国青年》、..
《中国神话资料萃编》:袁珂等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1月版。30万字。分8编:开辟编(包括造物者、盘古、女娲、女娲伏羲、伏羲、五神山和古帝)、炎黄编、四帝编(包括少昊、颛顼、帝喾和帝俊)、尧舜编、羿与嫦..
《《故事大王》选集》: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1月至1991年12月版。11.2万字。8册。《故事大王》是儿童刊物。本书每年从该刊中精选出儿童故事若干篇,按以下栏目编次:“儿童生活故事”、“革命传统故事..
《库普林选集(第一卷)·中短篇小说选》:[俄]库普林着。蓝英年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版。24.7万字。库普林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后一代的优秀代表。本书收其《追求荣誉》、《摩洛》、《神医》等中短篇小说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