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第一人称

    双重第一人称 : 小说的第一叙述人称之一种,就是小说的第一人称虽然自始至终都是“我”,但这个“我”先后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在两个“我”中,或者是第一个“我”的叙述相当于作品的序幕,将第二个“我”的叙述引出来,第二个“我”的叙述才是作品的主体部分,如王愿坚的短篇小说《粮食的故事》;或者是将第一个“我”的叙述作为作品的主体部分,而将第二个“我”的叙述作为作品的非主体部分,以充当第一个“我”的叙述的补充,如日本当代作家远藤周作的《妈妈》。双重第一人称小说中两个“我”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历来为作者所注意。

为您推荐

《双重家庭》

《双重家庭》:副名:“私人生活场景”之三。[法]巴尔扎克着。傅雷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25万字。包括作者《人间喜剧》中“私人生活场景”的6个中短篇小说,即《亚尔培·萨伐龙》、..

传播效果的双重

传播效果的双重:①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②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

双重音(语言)①

双重音(语言):出现在同一个词里的两个重音。它们虽然都比其他的音节重,但彼此还有较重和较弱的分别。其中较重的叫主重音,较弱的叫次重音。例如在英语conversation[,knv’sein](会话)这个词里,[sei]上带主重音,[kn]上带次重音。..

双重国籍

《科学理论的潜结构——关于科学革命的双重建

《科学理论的潜结构——关于科学革命的双重建构学说》:张宣平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12.7万字。通过分析科学理论结构的生成演化规律,揭示了科学理论结构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是科学理论潜结构作用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