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传”论

    “自叙传”论 : 作家郁达夫提出的一种小说创作理论。20年代创造社作家郁达夫提出:纯客观的描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说法是千真万确的。他追求作家生活与作品合一。为此,他主张采用日记体、书简体来写小说,认为这种“自叙传”方式最能表现自我,显得真实。作家郑伯奇在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小说三集》时,在“导言”中把这类小说称之为“身边小说”,即写自己身边生活的随笔小说,是身边生活的记录。当时的“身边小说”作家群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

为您推荐

“为人生”

“为人生” : 是文学研究会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宗旨。1921年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即要求文学“反映社会的现象,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与此相关,在创作方..

“逼真模仿”说

“逼真模仿”说 :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杰出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创作主张。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作者原序》中提出:小说要忠实“摹仿自然,自然便是它唯一的范本”。他强调虚构也要尽量切近真..

“因文生事”说

“因文生事”说 : 金圣叹提出的小说创作原则。他以《史记》和《水浒》作比较,认为历史著作是“以文运事”,小说是“因文生事”,前者是“文”服务于历史事实的记叙,后者要求根据“文”(艺术形象)的..

传神说

叶昼

叶昼 : 字文通,又自号阳开、锦翁、不夜、五叶等。无锡人。曾托名李贽评点《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等。他认为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世上先有《水浒传》一部,然后施耐庵、罗贯中借笔墨拈出。”..

“十年格物,一朝物格”说

“十年格物,一朝物格”说 : 是金圣叹对小说家认识生活的要求。他在《水浒传·序三》中说:“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

“文化寻根”说

“文化寻根”说 : 中国当代一批中青年作家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主要在小说界风行一时,并由湖南作家韩少功一篇《文学的“根”》而得名。他在文中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