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于令

    袁于令 : 一名袁韫玉,又名晋,字令昭,一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白宾、吉衣主人等,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在《隋史遗文序》中,他提出正史是“传信”,因而“贵真”;小说是“传奇”,因而“贵幻”。在《西游记题辞》中更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因此,他高度评价《西游记》的虚构艺术和浪漫主义手法。他认为“幻”是“真”的反映,所谓“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指明了浪漫主义乃源于现实生活土壤之中。

为您推荐

“新小说”论

“新小说”论 : 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的一个口号。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小说有改造人道、乃至“握一国之主权而操纵之”的巨大力量。因此,“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蒋大器(庸愚子)

蒋大器(庸愚子) : 浙江金华人,生平不详。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序》(1494),不仅最早对《三国演义》进行了评论,而且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关于通俗长篇小说的专论。他认为通俗演义既有与历史..

“熏、浸、刺、提”说

“熏、浸、刺、提”说 : 是梁启超总结出的小说的四个艺术特征,语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它使读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浸”是..

“三突出”论

金圣叹

金圣叹 :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文学家。据说原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字圣叹,明亡后更名人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推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

稗官

稗官 : 原指专门搜集街谈巷语、里巷风俗并向皇帝汇报的小官员。《汉书·艺文志》如淳注:“王者欲知里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稗官搜集和“称说”的材料中,自然有很多风俗民情和奇闻琐事。这些..

杂史

杂史 : 本指由非正统史家著述的仅具一事始末、一时见闻,或一家私事,带有掌故性质的史书。如《隋书·经籍志》就将《战国策》、《楚汉春秋》、《越绝》和《吴越春秋》等列入杂史。其中如《吴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