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 长篇小说,李劼人著,1936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作品反映的时代是1901年到1909年,即辛丑条约之后。作品写成都某官员的儿子郝又三在新人物苏星煌、尤铁民等的影响下,应邀加入了文明合行社。不久,苏、尤怀着各自的救国抱负,赴日留学。反满革命思潮涌进四川,高等学堂的学生偷偷地看《民报》,有的甚至加入同盟会,郝又三受潮流的影响和人办起了广智小学。在办学期间受到暗娟伍大嫂的引诱,因留学日本并已加入同盟会的尤铁民从日本突然回来,郝又三觉得自已对不起为革命奔波的朋友而拒绝了伍大嫂的约会。但他对革命仍顾虑重重,觉得自己只能奉行既不下流,也不上流的“中庸之道”。又经过一些曲折后郝对革命终于失去信心,投进比自己年长的伍大嫂怀抱。作品通过描写当时的几个知识分子的追求革命变化,表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趋向,具有艺术和历史的真实性。

为您推荐

《暴风雨的儿女》

《暴风雨的儿女》:[苏]奥斯特洛夫斯基着。纪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版。17万字。作者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原计划写3卷,但刚写完第一卷,作者便去世了。作品写1918年乌克兰西部地区工..

《暴风雨中的火车头》

《暴风雨中的火车头》: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史编辑委员会、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着。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6.7万字。厂史。以工人革命斗争为中心,记述戚墅堰机车厂从1898到1949年的发展情况。分为3部分..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李劼人着。作家出版社1956年1月版。23万字。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历史的三部连续长篇小说的第二部,与《死水微澜》相衔接。作品以1901至1909年间的成都为背景,从各个视角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展时期的社会风..

《暴风雨》

伊·格·爱伦堡   暴风雨(1947 )

伊·格·爱伦堡   暴风雨(1947 ): 作者简介   伊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1891 —1967 )——苏联 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工程师家庭。中学时代参加布尔 什维克党,进行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1908..

《扬子江暴风雨》

《扬子江暴风雨》:田汉编剧。聂耳曲。音乐出版社1958年6月版。3.4万字。歌剧。描写1932年上海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与帝国主义进行英勇斗争的故事。“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码头工人、修路工人、打桩工人、打砖工人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