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 : 唐代诗论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据说是谢灵运的十世孙。大约生活在大历、贞元年间(766—804)。皎然少有才华,童年时即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居嚅兴杼山妙喜寺。除诵习佛典之外,兼攻子史经书,尤擅吟咏。与当时士大夫颜真卿、韦应物、李阳冰等唱和,号称“江东名僧”。有诗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称“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皎然不光诗写得好,对诗歌理论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有《诗式》五卷,为当时同类著述中较有价值之作。皎然论诗,以风流自然为尚。但皎然所要求的自然,并非绝无雕饰的质朴,而是苦思极饰而又不显雕琢之痕。他重视诗人的内心感受,以“情兴”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他并不一般地反对声律法度,而要求出神入化,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此外,对诗歌的审美特质、风格意境等问题,皎然也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著作有诗文集《杼山集》,诗论专著除《诗式》外,还有《诗评》、《诗议》。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