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朱光潜 :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朱光潜父亲朱黼卿是位古文修养较深的私塾教师,所以他自小便受传统文化的教育,1918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次年被选送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英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1923年毕业,先后执教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1925年9月赴国外留学,此后直至1933年7月归国,先后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出版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谈美》、《变态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诗论》等著作。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1986年3月6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9岁。
朱光潜毕生致力于美学、文艺学的研究,成绩卓著。他本有较深的国学根底,又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近现代文艺思想,故能融汇贯通,成一家之言。他早年受尼采、康德、克罗奇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较深,持论较多唯心主义色彩,然对文学鉴赏、文艺心理学、中国诗学的研究颇多创见,其《文艺心理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阐述文艺心理学的专著,《诗论》在当时同类著述中亦为扛鼎之作。解放后,朱光潜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己以往的学术思想作了清理,提出了“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理论见解,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一些重要问题如形象思维、艺术典型、创作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写作的《西方美学史》,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朱光潜还大量译介西方美学名著,如克罗齐的《美学》、黑格尔的《美学》、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维柯的《新科学》等,都已成为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之书。朱光潜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朱光潜一生著译颇丰,据阎国忠《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重要的美学文艺学著作11种,译著7种。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开始编辑出版《朱光潜美学文集》五卷集,收入了朱光潜主要的美学著作,以及有关的文学、心理学、哲学著作。

为您推荐

王朝闻

王朝闻 : 当代美学家、艺术评论家、美术家。原名王昭文,后易为朝闻,取《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曾用笔名“纹右”、“廖化”等。四川合江县人,王朝闻自幼喜爱美术,从17岁开始的10年,先后..

周扬

周扬 :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原名周起应,湖南益阳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留学日本。1930年回国,参加并领导中国革命文学运动,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文委书记,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

陈独秀

陈独秀 :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之一。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幼年入私塾。17岁应科举考试中秀才。后留学日本。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

公案

楹联

楹联 : 即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春节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相传始于五代后蜀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

蔡元培

蔡元培 : 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7岁考取秀才,18岁开办私塾。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1898年,弃官南下,从事教育工作,初任绍..

笑话

笑话 : 文体名。体制短小,且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历代笑话著作很多,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为最早。其中所收作品,有的讽刺愚蠢行为的,如《长竿入城》、《痴婿》、《治驼背》、《障叶隐形》等;有的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