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叉

    尖叉 : 作诗术语。指善于用险韵作诗。宋代苏轼曾作《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尾联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二句为“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用“尖”、“叉”二字押韵。虽用险韵而造语自然,无凑韵之感,后因以“尖叉”代称善用险韵。

为您推荐

时文

时文 : 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当时科举考试所采用文体的通称。如唐宋时用以称律赋,明清时用以称八股文。在北宋前期,杨亿、刘筠等人的骈俪文体风行一时,也称时文,欧阳修在《记旧本韩文后》曾说及..

拗体

拗体 : 作诗术语。指不依律、绝诗每句平仄规定的常格而加以变换的诗。“拗”主要指五言的第3字和七言的第5字的变换,有时也变换第2、4、6字的平仄。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以矫近体诗圆熟之弊。唐代杜..

赋韵

赋韵 : 即“分韵”,作诗方式之一,“赋”是给予或分配的意思。《南史·曹景宗传》曾载:“景宗振旅凯入,帝于华光殿宴饮连旬,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景宗不得韵……启求赋诗……诏令约赋韵。时韵已尽,唯余..

八病

令、引、近、慢

令、引、近、慢 : 唐宋杂曲(即词)的四种体制。 “令”为令曲,即小令,每片4拍。 “引”和“近”每片6拍;亦可增辅拍,通称为“艳拍”或“花拍”。“慢”即慢曲,每片8拍,也可用艳拍。“引”、“近”、..

大晟词

大晟词 : 词的特定格调。宋徽宗崇宁中,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称为大晟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聚词人乐师,讨论古音古调,又增慢、引、近、犯等新的曲调。词人多依其体格填词,世称大晟词,内容多粉饰太..

长调

长调 : 词调体式之一,即长词。指体制较长的词,而非曲调缓慢之意,与依慢调填写的慢词意义有别。《类编草堂诗馀》以91字以上者为长调,实无根据,但已相沿成例。《稍遍》、《戚氏》、《莺啼序》等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