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

    《谈艺录》 : 诗话。明徐祯卿撰。徐字昌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前七子之一。有诗集《徐昌谷集》。《谈艺录》则集中表现了他对诗歌的看法。其中主张虽和前七子领袖人物李梦阳、何景明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他重视诗歌的抒情特性,“夫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认识到诗歌的感染力量来自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他强调客观外物的感发,把外物的感发作为诗歌创作的本源。《谈艺录》指出:“情者,心之精也。情无定位,触感而兴;既动于中,必形于声。……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此诗之源也”。他主张“因情立格”,因为“夫既异其形,故辞当因其势。譬如写物绘色,倩盼各以其状;随规逐矩,圆方巧获其则”。不同的情感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着不同的辞采风格,因而不能一概以古法绳之。这些见解,和李、何的复古主张显然是大相庭径的。他还反对“徒务雕切之华而不责其实”的形式主义风气,认为将“取病于后世”。通行本有《历代诗话》本。

为您推荐

《宋诗纪事》

《宋诗纪事》 : 诗歌资料集。清厉鹗编撰。100卷。此书继《唐诗纪事》之后,论述宋人之诗。入选作家达3812人。每一作家名下附有小传,以事存诗,以诗存人。有关传记性质的本事,列于小传之后、诗之前;..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 : 诗话。清郎廷槐(字梅溪)编。1卷。编者学诗于王士祯,是书述其师说,并兼采张笃庆、张实居二人之言,故每一问而三答。三人之论旨比较接近,大抵以神韵为指归。此书别本或称《渔洋定论..

《唐音癸签》

《唐音癸签》 : 诗话集。明胡震亨撰。33卷。作者曾编辑《唐音统签》10集,以十干为纪,本集为第10集,故名《癸签》。分为7目:一体凡,论诗体;二法微,论格律以及字句声调;三评汇,集诸家之评论;四乐通,..

《滹南诗话》

《四溟诗话》

《四溟诗话》 : 诗话。明谢榛撰。谢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以诗知名,为后七子中重要人物。有《四溟集》。《四溟诗话》凡四卷,基本主张与后七子一致。如在文学发展观上,认为今不如古,以时..

《带经堂诗话》

《带经堂诗话》 : 诗话。清王士祯撰。王士祯的诗论,本散见于其《渔洋诗话》及各种著作中,乾隆时张宗柟加以辑录汇编为此书。是书凡30卷,以类为经,以年为纬,分为8门64类,共1600余条。虽不无重复误入..

《词苑丛谈》

《词苑丛谈》 : 词话。清徐釚撰。12卷。分体制1卷、音韵1卷、品藻3卷、纪事4卷、辨证1卷、谐谑1卷、外编1卷。此书收录历代词家故实及词作评论,采录较富。所选或词以人传,或人因事显,分门别类,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