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

    《曲律》 : 戏曲论著。明王骥德撰。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在戏曲理论批评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曲律》作于王骥德晚年,为其一生戏曲活动的理论结晶。他自称:“平日所积,成是书,曲家三尺俱是矣。”名之以“曲律”,则是试图通过对明代戏曲理论成果的总结,为当时的戏曲创作提供准则。《曲律》强调了戏曲创作的社会地位,兼重剧本的文学价值和演唱价值,指出文人创作应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论述全面,组织严密,自成体系。《曲律》的理论价值,在于对戏曲创作理论和写作规律的探讨,提出了“风神”、“虚实”、“本色”、“当行”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要求作品能传达出内在精神,认为优秀剧作“不在快人,而在动人”,在“不知所以然而然”。要求作品虚实结合,既以生活真实为主,又可以加以虚构,不必泥于生活真实。他认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不贵说体,只贵说用”,“只于牝牡骊黄之外约略写其风韵,令人仿佛中如灯镜传影,了然目中,却捉摸不得,方是妙手。”这些见解,对艺术创作中的虚实关系作了较好的说明,突出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特色。在戏曲语言上,王骥德力倡“本色当行”,所谓“本色”,即是通俗浅近。“作剧戏,亦须令老妪解得,方入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所谓“当行”,就是剧本创作须适应剧场、舞台的实际需要。这主要落实在剧本的间架结构、戏曲音乐与剧情的一致、以及可供演出这三方面。所以,《曲律》对传奇的章法、句法、字法、音韵、声调等作了大量的论述。此外,《曲律》论述、比较了南北曲的源流和不同风格,对南北曲的创作进行了分门别类、较为详尽的探讨。其中品评元、明剧作家和作品部分,大多比较公元中肯,不存门户之见。不过,王骥德过分强调戏剧为封建教化服务,认为“不关风化体,纵好亦枉然”,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局限。《曲律》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理论的最高成就,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收入该书,可资参阅。

为您推荐

《静志居诗话》

《静志居诗话》 : 诗话。清朱彝尊撰。24卷。系姚祖恩从彝尊所编《明诗综》中将其有关诗论辑出编成。因彝尊室名“静志居”,因以名书。此书保存了不少明代诗人的资料,有的甚至可补史乘所不及,对研究..

《浩然斋雅谈》

《浩然斋雅谈》 : 诗文杂论。南宋周密撰。原书久佚,今本系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成。3卷。所论旧闻及佚篇断阕,往往为他书所罕见,很有价值。此书上卷考证经史、评论文章,中卷为..

《录鬼簿续编》

《录鬼簿续编》 : 戏曲史料著作。明无名氏撰,一说明初贾仲明撰。1卷。附于贾仲明所增补的《录鬼簿》之后。体例与《录鬼簿》相似。记载元、明间戏曲、散曲作家事迹及作品目录。共作家71人,杂剧78种..

《说诗晬语》

《南词叙录》

《南词叙录》 : 戏曲论著。明徐渭撰。徐字文长,一字文清,自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浙江山阴人。诗文书画俱佳,又是著名的戏曲作家,有《四声猿》(《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

《原诗》

《原诗》 : 诗歌理论专著。清叶燮著。分内、外二篇,每篇又分上下,共4卷。沈珩《原诗叙》称:“内篇,标宗旨也;外篇,肆博辨也。”内篇阐述诗歌原理,其中上卷论述诗歌的源流发展,下卷论述诗歌创作中的..

《南濠诗话》

《南濠诗话》 : 诗话。明都穆撰。1卷。所记多为古今诗人遗作轶事,虽有疏漏处,仍具有一定史料参考价值。其论诗宗旨,大抵主严羽“别材”、 “妙悟”之说,但对严羽推尊盛唐而鄙薄宋诗,则表示不满;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