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归有光 : 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故人称“震川先生”。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管理马政,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疾,卒于南京。
归有光青年时期关心时政,对农田水利和防御倭寇等重大国事,都有积极主张。由于科举失意,遂致力于文。对前、后“七子”的盲目拟古倾向不满,与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推崇唐宋古文的自然流畅,文从字顺,被称为“唐宋派”。在这派中,归有光堪称魁首。他斥责当时文坛盟主、拟古主义代表人物王世贞为“妄庸巨子”。认为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固然是好,但唐宋的名文也佳,那种“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味泥古的流弊,必然将文学引入歧途。归有光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矫正拟古的流弊。他的散文善于捕捉身边琐事,朴素清新,简洁流畅,亲切感人,是“唐宋派”中创作成就较高的散文家。对清代“桐城派”也有很大影响,受到方苞、姚鼐等人的推崇。但是,归有光反对拟古主要着眼于文学形式,未涉及内容。他的作品多取材于身边细事,题材狭窄,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论议、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出对政治不满,对人民同情,但也有些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著作有《震川先生文集》共40卷(正集30卷,别集10卷),系据明常熟刊本影印。内收各种体裁散文774篇,诗歌113首。

为您推荐

何孟春

何孟春 : 明代文学家。字子元。郴州(今属湖南)人。因家居有泉,用燕去来时盈涸得名,遂称“燕泉先生”。少时师李东阳门下,弘治六年(1495)中进士,李东阳赏识他的才干,拟推荐进史馆,因丧父未果。后升..

刘效祖

刘效祖 : 明代散曲作家。字仲修,号念庵。原籍滨州(今山东惠民),移居京师,故又称宛平(今属北京)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历任卫辉府推官、户部主事,官至陕西按察副使。因怀才不遇,于时不合,故..

梁有誉

梁有誉 : 明代文学家。字公实。顺德(今属广东)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居官3年,因念母,回归故里。曾与谢榛、李攀龙、王世贞等结社论诗,成为“后七子”之一。回乡之后杜门读书,..

杨慎

李梦阳

李梦阳 : 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迁居河南开封。出身低下。弘治七年中进士,因父母连丧,居家守孝。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一生宦途坎坷。弘治十一年(1498)出任户..

李开先

李开先 :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人。喜藏书,好戏曲,他和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嘉靖八年(1529..

郎瑛

郎瑛 : 明代文学家。字仁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广读群书,博综文艺,潜心研究。他撰有《七修类稿》51卷(别本50卷),《续稿》7卷。书中故事对史、志等记载不详之处有所补充,其中有些与文学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