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

    关汉卿 : 元戏曲家。生卒年不详,约生于金末,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其为“太医院尹”,一作“太医院户”。但金元两代均无“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元代户籍却有“医户”,属太医院所辖。曾为玉京书会著名书会才人,常出入于歌楼酒肆、瓦舍勾栏,与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王和卿以及著名女艺人珠帘秀等均有交往,又能亲自登场演出。晚年南下漫游,到过杭州、扬州等地。元熊自得《析津志》称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为人桀傲不羁。一生致力于戏剧创作活动。所作杂剧今知有60余种,现存《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望江亭中秋切脍旦》(简称《望江亭》)、《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简称《蝴蝶梦》)、《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简称《金线池》)、《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简称《谢天香》)、《温太真玉镜台》(简称《玉镜台》)、《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简称《单刀会》)、《钱大尹鬼报绯衣梦》(简称《绯衣梦》)、《邓夫人苦痛哭存孝》(简称《哭存孝》)、《闺怨佳人拜月亭》(简称《拜月亭》)、《诈妮子调风月》(简称《调风月》)、《关张双赴西蜀梦》(简称《西蜀梦》)等13种。《唐明皇哭香囊》、《风流孔目春衫记》2种仅存残曲,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状元堂陈母教子》、《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山神庙裴度还带》、《尉迟恭单鞭夺槊》等5种亦有署名关汉卿者,但尚无定论。
其剧题材广泛,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或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深刻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人民的苦难与不幸,尽情描写人民的愤怒和反抗。他的最高成就是集中塑造了受压迫最深、遭遇最不幸的众多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如窦娥、赵盼儿、谭记儿、燕燕、王婆婆、王瑞兰等。写她们的遭遇与不幸、痛苦和反抗、性格和愿望,歌颂她们的聪明才智和斗争精神。其戏剧善于通过典型环境与情节的描绘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塑造人物,注重挖掘人物形象所蕴含的重大意义;在处理和展开戏剧冲突方面,善于设计惊心动魄的情节,具有粗犷雄劲的特点。其语言风格追求本色当行,生活气息浓厚,生动活泼,通俗流畅,俗中见雅,讲究口语化、性格化。成为元杂剧中本色派的代表。其悲剧、喜剧、正剧皆有创作,在艺术结构、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中国古典戏剧的奠基人。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亦工散曲,多以女子的口吻,抒写相思爱情、离愁别绪,或自叙性格,风格质朴自然,明快泼辣。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今人编校《关汉卿戏曲集》。

为您推荐

刘秉忠

刘秉忠 : 元政治家,文学家。字仲晦,初名侃,自号藏春散人。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曾祖于金时在邢州(今河北邢台)供职,举家徙邢州定居。17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不久弃官隐于武安山中,入佛门为僧,..

李纯甫

李纯甫 : 金文学家。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今河北阳原)人。章宗承安二年(1197)进士,累官至尚书右司都事。喜好提携后进,时号“龙门”。幼时即研读词赋,后改攻经义。长于散文,宗《庄子》、《..

王和卿

王和卿 : 元散曲家。生卒年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而早卒。大名(今属河北)人。为人滑稽佻达。散曲多表现其玩世不恭、滑稽诙谐的个性。传世名作《仙吕·醉中天·咏大胡蝶》,想像奇特,以夸张的手法,诙..

卢挚

杨显之

杨显之 : 元戏曲家。生卒年、字号不详。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商酌作品。善于修改剧作,时人誉为“杨补丁”。所作杂剧今知有9种,现存《临江驿潇湘秋夜雨》、《郑孔目风雪酷..

石君宝

石君宝 : 元戏曲家。今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考其为女真族,姓石盏,名德玉,字君宝,公元1276年去世,享年约85岁。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所作杂剧今知有10种,现存《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

姚燧

姚燧 :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后迁居洛阳(今属河南)。少孤,为伯父姚枢所养。后被推荐为秦王府文学,历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副使、翰林直学士、太子宾客、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