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文学家。原名继坤,更名绛,字忠清。弘光后,更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居神烈山下时,尝自称蒋山佣。昆山(今属江苏)人。关心社会现实,少年时即入复社与宦官权奸斗争。清兵南下,积极投身抗清斗争,曾十谒明陵,遍游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地,考察中原地形,结交志士豪杰,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勉励,志在恢复。康熙年间曾因“黄培诗案”株连入狱,后经友人营救脱难。晚年居于华阴。清廷诏举博学鸿儒科,逼其参加纂修《明史》,均遭拒绝,极有民族气节。学识广博,于经学、史学、音韵学、诸子百家、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曹、兵农,都有较深研究。晚年注重考证,开清代汉学之风。在哲学上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问。文学上,主张诗主性情,不贵奇巧,文须有益于天下。诗多伤时感事,怀念明廷,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政治性,格调苍凉浑厚,刚健古朴,有杜诗之风。散文笔锋犀利,议论简明扼要。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