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

    《窦娥冤》 :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杂剧剧本。关汉卿作。原型来自《汉书·于定国传》中“东海孝妇”的故事。写窦娥7岁时就抵债做了蔡婆婆的童养媳,成婚不久,丈夫死去,从此过着悲苦的寡居生活。蔡婆婆出外讨债,卢赛医要谋财害命勒死她,被地痞张驴儿父子路遇相救。张氏父子借口救命索赏,威逼窦娥与蔡婆婆嫁与他父子,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欲毒死蔡婆婆,反毒死其父,竟诬告其父是被窦娥害死。断案昏官桃杌太守将窦娥屈打成招,判处死刑,临刑前,窦娥对天地发出三桩誓愿:倘若死得冤屈,刀过头落,一腔热血飞溅在上面白练上;六月飞雪掩盖尸首;楚州大旱三年。其冤屈感动天地,样样应验。三年后其父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娥冤魂要求父亲为她报仇,后终于雪冤。剧本在广阔的背景上,细致真实地描写窦娥悲剧酿成的全过程,深刻揭示酿成悲剧的社会根源;更通过对窦娥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人民向酿成悲剧的恶势力的强烈反抗和不共戴天的复仇精神,表现对命运和整个社会秩序的怀疑和否定。为元杂剧中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亦是作者悲剧代表作。剧本情节集中,戏剧冲突尖锐激烈,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本色、通俗、流畅,充分性格化。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关汉卿戏曲集》。

为您推荐

《绣襦记》

《绣襦记》 : 明传奇剧本。相传为薛近衮作,一说徐霖作。取材于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及元杂剧《曲江池》等。写书生郑元和与妓女李亚仙相爱,因钱财用尽被鸨儿用计拆散。郑元和流落街头,靠卖唱..

《拜月亭》

《拜月亭》 : (1)元杂剧剧本。全名《闺怨佳人拜月亭》。关汉卿作。仅存曲词和部分科白。写书生蒋世隆在战乱中遇上少女王瑞兰,结为夫妻。尚书王镇反对女儿无媒自聘,逼女儿撇下重病卧床的丈夫。后蒋..

《幽闺记》

《幽闺记》 : 又称《拜月亭记》。明传奇剧本。据南戏《拜月亭》改编,改编人不详。或谓元施惠所作,但施作当为南戏《拜月亭》,已失传。剧中写金代末年蒙军入侵,金主杀主战派大臣陀满海牙,其子兴福逃..

《单刀会》

《琵琶记》

《琵琶记》 : 元末明初南戏剧本。高明作。系据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原作写蔡伯喈考取状元后背亲弃妻,入赘相府,后被暴雷击毙。此剧最大的改动是将蔡写成全忠全孝的人物。剧中写陈留..

《乐府群珠》

《乐府群珠》 : 散曲总集。明无名氏辑。4卷。所收元、明散曲作品,除失注撰人及无名氏外,计82家。皆为小令,共26调,1811曲。所选小令,以元人居多,明人较少。保存了许多不见于他书的作品。是书之名,..

《盛世新声》

《盛世新声》 : 散曲戏曲选集。明无名氏选辑。12集。收元明散曲套数和戏曲曲文共400余套,小令500余首,其中并有时调小曲。依宫调编排。据明嘉靖乙酉(1525)刘楫序《词林摘艳》云:“顷年梨园中搜集自..